3、“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豆被小伙伴们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呢?
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2、第二段有关双喜的语言描写包含哪些意思?
“是的”写出了双喜的诚实,“我们请客”是“偷”的理由,“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可看出双喜的聪明,偷你的豆也是看得起你,“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转移了话题。
《社戏》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六一公公的话有没有责怪的意思呢?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没有,只是为孩子们踏坏了庄稼而感到可惜。
1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在这里如何理解?
“回望”表现出“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14、两段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甲段:本体 起伏的连山 喻体 踊跃的铁的兽脊
表达效果: 把连山比作兽脊,再加之“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
乙段:本体 航船 喻体 大白鱼
表达效果:把航船比作大白鱼,化静为动,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又从侧面表现了小伙伴们高超的架船技术。
13、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体的感觉器官,请分别找出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文中夏夜行船和月夜归航两幅画图描写得极为优美,作者运用嗅觉、视觉、听觉等,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入手,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字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12、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并抄写下来。
正面描写: 航船就像大白鱼在浪花里蹿;
侧面描写:“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11、“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沉静”与“自失”在这里如何理解?
写出了“我”完全陶醉在了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10、甲文写到豆麦是为后文写“偷豆”埋下伏笔,第二段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也是为了埋下伏笔,请从第三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用“~~~~”标出。
9、“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中“大概”能否去掉,为什么? “那声音”指的是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大概”表示猜测,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就是肯定了。 第二段中的“歌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