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9920  119928  119934  119938  119944  119946  119950  119956  119958  119964  119970  119974  119976  119980  119986  119988  119994  119998  120000  120004  120006  120010  120012  120014  120015  120016  120018  120019  120020  120022  120024  120028  120030  120034  120036  120040  120046  120048  120054  120058  120060  120064  120070  120076  120078  120084  120088  120090  120096  120100  120106  120114  447090 

5.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试题详情

4.劣质的玻璃中往往含有空气泡,这些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

B.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

C.从空气泡到达玻璃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

D.从玻璃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

试题详情

3.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光是纵波

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

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

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试题详情

2.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

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应用技术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无影灯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B.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分光镜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试题详情

1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1 kg的小车,小车的上表面有一个质量为m=0.9 kg的滑块,在滑块与小车的挡板间用轻弹簧相连接,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整个系统一起以v1=1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用一质量为m0=0.1 kg的子弹,以v0=50 m/s的速度向左射入滑块且不穿出,所用时间极短,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被锁定,测得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d=0.50 m,取g=10 m/s2.求:

(1)子弹射入滑块后的瞬间,子弹与滑块共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小车的速度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

解析:(1)设子弹射入滑块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2,向右为正方向,对子弹与滑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0v0=(mm0)v2

解得v2=4 m/s,方向水平向右

(2)设子弹、滑块与小车三者的共同速度为v3,当三者达到共同速度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m0)v2=(Mmm0)v3

v3=7 m/s,方向水平向右

设最大弹性势能为Epmax,对三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得

Mv+(mm0)vEpmax+(Mmm0)vμ(mm0)gd

解得Epmax=8 J

答案:(1)4 m/s,方向水平向右 (2)7 m/s,方向水平向右 8 J

 

试题详情

1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距地面高h=0.80 m,桌面上放置两个小物块AB,物块B置于桌面右边缘,物块A与物块B相距s=2.0 m,两物块质量mAmB均为0.10 kg.现使物块A以速度v0=5.0 m/s向物块B运动,并与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B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与桌面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0.80 m.已知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A速度的大小;

(2)两物块碰撞后物块B水平飞出的速度大小;

(3)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1)设物块A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

μmAgsmAv2mAv

解得v=3.0 m/s.

(2)物块B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设其运动时间为t,离开水平桌面时的速度为vB,则

hgt2xvBt

解得vB=2.0 m/s.

(3)物块A与物块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设物块A碰撞后的速度为vA,则

mAvmAvAmBvB

解得vA=1.0 m/s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ΔEmAv2-(mAvmBv)

解得ΔE=0.20 J.

答案:(1)3.0 m/s (2)2.0 m/s (3)0.20 J

试题详情

9. [2014·甘肃白银]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在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在第一次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在第二次做实验时,A以原来两倍的速度、相距L滑向B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

(1)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2)AB碰撞后,AB共同滑行的距离多大?

解析:(1)第二次实验,AB碰撞过程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AvA=(mAmB)v

解得,==.

(2)第一次实验,对A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μmAgL=0-mAv

第二次实验,对AB碰撞前A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μmAgLmAvmA(2v0)2

第二次实验,对碰撞后AB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μ(mAmB)gL′=0-(mAmB)v2

解得,vAv0L′=L.

答案:(1)5∶4 (2)L

试题详情

8.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为=,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的滑行时间之比为( )

A.1∶1                           B.1∶2

C.2∶1                           D.1∶4

解析:两车滑行时水平方向仅受阻力f作用,在这个力作用下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当规定以车行驶方向为正方向后,由动量定理表述形式F=得-F=,所以两车滑行时间t=或t=,当pf相同时,滑行时间t相同.选项A正确.

答案:A

试题详情

7. [2014·山西太原]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C质量为2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炭块(在木板上滑行时能留下痕迹),两炭块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AB两炭块的初速度分别为v0、2v0,方向如图所示,AB两炭块相距足够远.求:

(1)木板的最终速度;

(2)AB两炭块在木板上所留痕迹的长度之和.

解析:(1)对ABC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0=4mv

解得,vv0.

(2)全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得

μmgxmvm(2v0)2-4mv2

解得,x=.

答案:(1) (2)

题组二 提能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