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析]选C。电子能产生干涉现象,表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电子是微观粒子,它能产生干涉现象,表明电子等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但此实验不能说明电子等微观粒子的波就是电磁波。
2.[解析]选D。对于一种确定的金属,其逸出功是固定的,与入射光频率无关,A错;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强度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错;同一次光电效应实验中,由于光电子逸出的路程不同,初动能也是不同的,因而是不可比的,C错;由光电效应的规律知D正确。
1.[解析]选B、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物质波与之对应,所以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很短,人们不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所以C选项错误;速度相同的质子与电子相比,电子质量小,物质波波长更长,所以电子波动性更明显,所以D选项正确。
16.(10分)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电子在原子中运动位置的不确定量至少为原子大小的十分之一,即Δx=10-11 m,试求电子速率的不确定量。
答案解析
15.(10分)分别用波长为λ和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的逸出功是多大?
14.(10分)照相底片上的感光物质中的AgBr分子在光照射下能分解,经冲洗后就被记录下来(这种现象称为“光化效应”,与光电效应类似,只有入射光光子的能量大于某一数值,才能发生)。已知分解一个AgBr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约
为 1.0×10-19 J,试探究分析这种照相底片感光的截止波长(即它能记录的光的最大波长值)。
三、计算题
13.(10分)已知某金属表面接受波长为λ和2λ的单色光照射时,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30 eV和10 eV,求能使此种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极限波长为多少?
12.(10分)实验室用功率P=1 500 W的紫外灯演示光电效应。紫外线波长λ=
2 537,阴极离光源距离d=0.5
m,原子半径取r=0.5×10-10
m,则阴极表面每个原子每秒钟接收到的光子数为______。(1
=10-10 m)
二、实验题
11.(10分)已知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9 eV,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要使铯表面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 eV,入射光的波长应为______m。
10.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
B.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C.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D.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情况呈现出规律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