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图表示草原上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示被食关系,如“草→兔”表示草被兔吃)。现因某种原因,蝗虫突然大量死亡,由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鹰数量会减少
B.蜥蜴数量会明显减少
C.小鸟数量会增加,蚯蚓会减少
D.小鸟数量减少,蚯蚓会减少
7.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以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汶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4.(2013·长春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3.(2013·安徽三校联考)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二级消费者,自养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2.(2013·长沙县一中月考)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31.(9分)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 000毫升的清水中3天;
(2)在4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3条金鱼,定时投放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组别 |
A |
B |
C |
D |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
100 |
50 |
200 |
400 |
金鱼成活时间/天 |
15 |
12 |
7 |
1 |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2)实验步骤(5)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 。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
30.(2013·江苏连云港)(6分)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学生近视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某学习小组对近视形成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Ⅰ.按照图6装置,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Ⅱ.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双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Ⅲ.左右移动白纸板,直至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Ⅳ.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请回答:
(l)该装置中的双凸透镜是模拟人眼球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根据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
(3)为预防近视的形成,我们应当养成哪些良好的用眼习惯?(至少答出一条)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