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0199  120207  120213  120217  120223  120225  120229  120235  120237  120243  120249  120253  120255  120259  120265  120267  120273  120277  120279  120283  120285  120289  120291  120293  120294  120295  120297  120298  120299  120301  120303  120307  120309  120313  120315  120319  120325  120327  120333  120337  120339  120343  120349  120355  120357  120363  120367  120369  120375  120379  120385  120393  447090 

8.如图表示草原上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示被食关系,如“草→兔”表示草被兔吃)。现因某种原因,蝗虫突然大量死亡,由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鹰数量会减少

B.蜥蜴数量会明显减少

C.小鸟数量会增加,蚯蚓会减少

D.小鸟数量减少,蚯蚓会减少

试题详情

7.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以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汶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试题详情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试题详情

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试题详情

4.(2013·长春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试题详情

3.(2013·安徽三校联考)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二级消费者,自养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试题详情

2.(2013·长沙县一中月考)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试题详情

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试题详情

31.(9分)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 000毫升的清水中3天;

(2)在4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3条金鱼,定时投放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组别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100
5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2)实验步骤(5)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试题详情

30.(2013·江苏连云港)(6分)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学生近视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某学习小组对近视形成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Ⅰ.按照图6装置,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Ⅱ.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双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Ⅲ.左右移动白纸板,直至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Ⅳ.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请回答:

(l)该装置中的双凸透镜是模拟人眼球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根据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3)为预防近视的形成,我们应当养成哪些良好的用眼习惯?(至少答出一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