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能证实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是( )
A.F1个体的自交实验
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
C.F1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
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
解析 孟德尔设计的实验程序,可以通过测交来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即验证遗传定律的成立。
答案 C
7.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在实质上是指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 D
6.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解析 不去雄会发生自交,干扰实验结果。
答案 C
5.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子代表现为( )
杂交组合 |
亲本 |
后代 |
||
雌 |
雄 |
灰色 |
白色 |
|
Ⅰ |
灰色 |
白色 |
82 |
78 |
Ⅱ |
灰色 |
灰色 |
118 |
39 |
Ⅲ |
白色 |
白色 |
0 |
50 |
Ⅳ |
灰色 |
白色 |
74 |
0 |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3/4是灰色 D.1/4是灰色
解析 设相关基因为A、a,则由表中四组杂交信息可知: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则Ⅳ中灰色(♀)的基因型为AA,Ⅱ中灰色(♂)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子代都是灰色。
答案 A
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解析 A项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B项中研究花的构造必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项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现型一样;D项是正确的。
答案 D
3.请从下列实验中指出哪一项一定是显性遗传因子( )
A.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控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
B.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控制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
C.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性状一致,该子一代细胞内控制其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
D.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性状一致,该子一代细胞内控制其全部性状的遗传因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显性遗传因子的理解。A项中控制子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B项中的子一代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控制这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C、D两项中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既可能都是隐性纯合,也可能都是显性纯合,又可能一方显性纯合一方隐性纯合。
答案 B
2.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纯合子中不含隐性遗传因子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区别。明确纯合子自交后代能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易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 A
一、选择题
1.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原因是( )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因子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解析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答案 D
25.(16分)图甲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影响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容器内装有的培养基中除小分子有机物和水外,还需要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 过程中,为了有利于嫩枝组织细胞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常常需要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嫩枝组织细胞接种后2~5 d时,若发现其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过程B中,若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更多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应该是__________。
(5)切取若干光照后一段幼苗芽尖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2)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培养基中一定要添加各种无机盐。(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启动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的分化都离不开植物激素。培养的嫩枝组织细胞周围发生局部污染,可能是嫩枝组织细胞消毒不彻底。(4),(5)从图乙可知,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都会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具体结合图示和题干信息回答即可。
答案:(1)全能性 (2)各种无机盐 (3)植物激素 嫩枝组织细胞消毒不彻底 (4)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少,细胞分裂素较多 细胞分裂素中等量,生长素少 (5)生根 原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相等,而经光照后的幼苗芽尖处组织块含较多生长素,因此组织块处的细胞分裂素少,生长素多,故诱导生根
24.(10分)下图为一系列生物技术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过程为________。如果直接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a过程使用的酶区别于其他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b过程为________,得到的细胞必须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目的基因是否被导入,可采用的检测方法为________。
(3)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通过________(填字母)过程,此过程要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胚。
(4)在植物细胞工程中,过程f、g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中a是目的基因的获取,b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是早期胚胎发育,d是胚胎分割,e是胚胎移植,f是脱分化,g是再分化。
答案:(1)目的基因的获取 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NA分子杂交技术 (3)d 桑椹胚或囊 (4)脱分化 再分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