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8分)大蒜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其绝大多数品种丧失了有性生殖能力。研究人员成功地使目前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的大蒜植株恢复了有性繁殖能力,这一成果为大蒜进行遗传学育种研究开辟了道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红皮(A)对白皮(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抗病大蒜品系具有显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已知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用杂合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2)现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表现型有________种,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上面假设是否正确?请你就大蒜的红皮和白皮设计实验探究其显隐性关系。
①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的知识点有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要抓住“抗病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这一信息。杂合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Bb,进行自交,后代中的基因型为1BB?2Bb?1bb,由于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推断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是2?1。同理可推断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6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aaBb,所占的比例为1/6。设计实验探究大蒜红皮和白皮的显隐性关系,方法可用纯合红皮蒜与纯合白皮蒜杂交,获取种子种植,生长发育至大蒜成熟,观察蒜皮的颜色:若F1蒜皮颜色均为红色,则红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若F1蒜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红色为隐性性状。
答案 (1)2:1
(2)4 6 aaBb 1/6
(3)①P:红色(纯合)×白色(纯合)
↓
F1: 种子
↓
种植
(成熟)
②如果F1蒜皮颜色均为红色,则红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即假设正确;如果F1蒜皮颜色均为白色,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红色为隐性性状,即假设不正确
27.(10分)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
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生出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 )
A.纯种黑牛 B.杂种黑牛
C.棕色牛 D.以上都不对
(4)若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生出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
解析 (1)若棕色性状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而控制棕毛的遗传因子一定来自亲代,则亲代必定有棕色牛,这与题目相矛盾,所以控制棕毛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2)子代的隐性遗传因子必来自双亲,亲代黑牛有棕毛遗传因子但表现出黑毛,说明亲代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3)Bb×Bb→1BB?2Bb?1bb,亲代黑牛(Bb×Bb)产生黑色子牛(BB或Bb)的可能性是3/4;若已知子牛为黑色,则它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3。要鉴定一头黑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用测交的方法,即选用棕色牛(bb)与之交配。(4)纯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的后代全是黑色牛;杂种黑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3:1;棕牛与杂种黑牛交配,产生黑牛与棕牛的比例为1:1。
答案 (1)黑色
(2)Bb、Bb、bb
(3)75% 1/3 C
(4)BB bb Bb
二、简答题
26.(10分)下图表示一个白化病家族的系谱(人的肤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据图回答:
(1)Ⅲ-7和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2)Ⅳ-9为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
(3)Ⅳ-10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生出的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4)Ⅳ-11与一个正常女性(其父亲患白化病)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根据Ⅲ-7与Ⅲ-8生出患病孩子可知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隐性纯合突破法,可以判断该家族中Ⅰ-1与Ⅳ-11的基因型均为aa,那么Ⅱ-4、Ⅱ-5、Ⅲ-7、Ⅲ-8的基因型均为Aa,Ⅳ-9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为AA的概率是,为Aa的概率是。因为Ⅳ-10与正常女性生出患病孩子,因此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出的第2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Ⅳ-11与一个其父患白化病的正常女性结婚,生正常孩子的概率可按:aa×Aa→Aa、aa计算,为。
答案 (1)Aa Aa
(2)
(3)
(4)
25.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设—归纳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归纳综合
解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首先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再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答案 A
24.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A.1/4 B.1/6
C.1/8 D.1/16
解析
对于红花和白花这对性状:
F2中有BB、Bb、bb。
如果去除白花(bb),则BB占,Bb占。
所以F3中基因型为BB、Bb、bb的比例分别为、、。
答案 B
23.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同时合成两种药物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
解析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三种表现型:其中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能合成药物1,不能合成药物2;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能合成两种药物;基因型为aa_ _的个体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
答案 C
22.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3:2:1 B.7:6:3
C.5:2:1 D.1:2:1
解析 根据题意,亲本中AA个体占1/4、Aa个体占3/4,自然状态下应是自交。因而1/4AA自交后代仍是1/4AA,3/4Aa自交后代中各种基因型比例为3/4(1/4AA、1/2Aa、1/4aa)。总的后代中AA占7/16、Aa占3/8、aa占3/16。
答案 B
2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解析 首先根据F1表现型及比例确定亲本基因型都是TtRr,然后确定F1中高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RR:TTRr:TtRR:TtRr=1:2:2:4。最后确定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产生的F2基因型及比例为TtRr:ttRr:Ttrr:ttrr=4:2:2:1。从而判断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4:2:2:1。
答案 C
20.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解析 子代中DD:Dd:dd=1:1:0,SS:Ss:ss=1:2:1,所以亲本为DD×Dd组合与Ss×Ss组合,即DDSs和DdSs。
答案 C
19.具有n对相对性状(由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个亲本(均为纯合子)杂交,其F1在进行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雄配子种类数与F2( )
A.所结种子的种皮基因型种类数相同
B.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型种类数相同
C.所结种子的胚基因型种类数相同
D.植物体的表现型种类数相同
解析 具有n对相对性状(由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个亲本(均为纯合子)杂交,其F1在进行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雄配子种类,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产生2n种,F2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基因型以及所结果实的果皮基因型与母本基因型相同,而F2植物体的表现型也为2n种。
答案 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