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0299  120307  120313  120317  120323  120325  120329  120335  120337  120343  120349  120353  120355  120359  120365  120367  120373  120377  120379  120383  120385  120389  120391  120393  120394  120395  120397  120398  120399  120401  120403  120407  120409  120413  120415  120419  120425  120427  120433  120437  120439  120443  120449  120455  120457  120463  120467  120469  120475  120479  120485  120493  447090 

12.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罗马法无法有效地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的表述中并未看出罗马帝国的不稳定,故A错误;罗马法在调解贵族与平民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C、D表述过于绝对,不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11.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B.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C.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D.注重调解罗马帝国境内的经济和民事纠纷

解析:题干中的国际法给出了概念“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这说明它有普适性。C、D只涉及罗马帝国,所以排除。A包含在B里。

答案:B

试题详情

10.“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基本精神,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罗马法严格规定“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样保护了被告和原告的合法利益,体现了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的精神。

答案:D

试题详情

9.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与之相符的论断是( )

A.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元首控制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理论基础,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国家是人民的事务”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体现了法律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原则。

答案:A

试题详情

8.“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就房屋或谷物堆被烧一事,罗马法就考虑到了两种情况,并作出了不同的处理规定,这说明罗马法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的特点。

答案:A

试题详情

7.“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民”实际上仅指“公民”

B.“唯财是举”打击了贵族政体

C.改革正式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

D.改革提高了公民的社会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说法正确;B、D项符合材料信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C项说法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6.公元前399年,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苏格拉底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这最能说明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C.该案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D.该案违背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A项说法较之B项更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该案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也没有违背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案:A

试题详情

5.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这一规定( )

A.在梭伦执政期向率先实行

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

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公民大会,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雅典就大会发言所做的规定非常详细、具体,这些规定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