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0311  120319  120325  120329  120335  120337  120341  120347  120349  120355  120361  120365  120367  120371  120377  120379  120385  120389  120391  120395  120397  120401  120403  120405  120406  120407  120409  120410  120411  120413  120415  120419  120421  120425  120427  120431  120437  120439  120445  120449  120451  120455  120461  120467  120469  120475  120479  120481  120487  120491  120497  120505  447090 

1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

A.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通货膨胀十分严重,该情景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试题详情

1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解读,正确的是( )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因国民政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 ③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的能力。1936~1938年,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①正确;结合史实,可知中国当时正处于日本侵略之下,民族工业遭到破坏,④正确,故选B;②不能从材料中得出,③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B

试题详情

10.下图是民国30年创办的旌德建华烟厂生产的香烟商标。对此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

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C.发展实业与抗战相结合

D.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抗日

解析:通过解读材料文字信息,并结合中国的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可以看出此处叙述的是发展实业与抗战相结合。

答案:C

试题详情

9.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3 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 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布局的变化。材料只提供了中部、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全面反映国统区和整个中国的经济状况,A、B错误。C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D

试题详情

8.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图中B出现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有关

B.图中C—D出现的最主要影响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图中D—E出现的外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图中G—H出现的内因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解析: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这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1912~1919年)有关,B错误,符合题意。B点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正确;D—E段为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时期,C正确;G—H段为抗战时期,D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7.1915年,南洋公司香港厂所创的“三喜”牌香烟问世,大受各界的欢迎。但是,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忌妒,他们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与诉讼。南洋公司自知不敌,遂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其因由公诸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销路反而大大见好。从该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民族工业力量相对弱小

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C.人民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的保护为民族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期间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南洋公司自知不敌”可知A项正确;由英美公司迫使南洋公司改名可知B项正确;由“舆论哗然,咸抱不平”和“销路反而大大见好”可知C项正确;政府的保护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试题详情

6.“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上海数十年之三大油厂,竟周年倒闭。其他工业,亦皆消沉。因欧战致富之实业家,营业失败重入漩涡者,乃时有所闻”。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

A.过度依赖外国市场

B.在一战后经营状况急剧恶化

C.经营理念和经验存在严重缺失

D.优先发展重工业属战略失误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导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答案:B

试题详情

5.下面是190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

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自保

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

解析:1912年后商会数量迅速增加,反映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与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有关,C正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4.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从中能够得出( )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

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民用企业属于洋务企业,B、D错误;C可从材料中直接得出。

答案:C

试题详情

3.1880年英国人傅兰雅曾说及他的在华观感:“西国所有有益中国之学,中国必欲得之,盖华人已有饮泉思渴之心焉。”又说,中国人“明知学术一道,不在一国一邦,故虽视西人为夷狄之邦,亦乐学其有益于中国之事;惟必依中国之法以学,否则弃而不取”。材料所述现象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C.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看出,傅兰雅所述现象符合洋务派的观点。A项与洋务运动内容不符合,B项不符合材料内容,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