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经济特区崛起
C.“九二共识” D.联产承包后的农村
解析:A项所述可纳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栏目中,B项所述可纳入“开放格局的形成”栏目中,C项所述可纳入“一国两制的成就”栏目中,D项可单独作为一个栏目与题干中的栏目并列。
答案:D
1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回顾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 )
A.全国范围对外开放 B.全行业对外开放
C.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 D.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全方位是指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D项正确。
答案:D
10.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根据三个时间依次排除即可。
答案:A
9.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 )
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
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
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
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
解析:粮票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标志性物证,它的陆续回收和消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
答案:B
8.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解析: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答案:C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
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这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答案:D
6.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下列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实现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制并未被废除,农民得到的是土地使用权。
答案:B
5.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农业合作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有( )
①都给农民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②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③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④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建立农业合作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属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推行的,③错误。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