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一个木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自由滑上粗糙的水平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根据图象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
图1
A.木块的位移
B.木块的加速度
C.木块所受摩擦力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 C
解析 位移可由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求出,由v-t图线的斜率可求出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μg,故动摩擦因数μ也可求出,由于不知木块的质量,故不能求出木块所受摩擦力.
2.[超重与失重概念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B
解析 当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均竖直向下,且a=g,为完全失重状态,所以B正确.而A、C、D中运动员均为平衡状态,F=mg,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不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超重和失重并非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综上所述,A、B、C均错,D正确.
12.在如图10所示的装置中,两物体通过一段绳与两个滑轮连在一起,质量分别为m1、m2,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 ( )
图10
A.α一定等于β B.m1一定大于m2
C.m1一定小于2m2 D.m1可能大于2m2
答案 AC
解析 滑轮两侧绳的拉力大小相等,合力竖直向上,所以A正确;滑轮两侧绳的拉力大小等于m2g,其合力大小等于m1g.当滑轮两侧的绳竖直向上时m2最小,等于m1的一半,因滑轮两侧的绳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C正确,B、D错误.
11.如图9所示,杆BC的B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为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点处,杆恰好平衡.若将绳的A端沿墙缓慢向下移(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 ( )
图9
A.绳的拉力增大,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
B.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
C.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减小
D.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不变
答案 B
解析 选取绳子与滑轮的接触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
示.绳中的弹力大小相等,即FT1=FT2=G,C点处于三力平衡状态,
将三个力的示意图平移可以组成闭合三角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
AC段绳子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θ,则根据几何知识可知F=2G
sin ,当绳的A端沿墙缓慢向下移时,绳的拉力不变,θ增大,F也增大,根据牛顿第
三定律知,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B正确.
10.如图8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水平横梁OA和斜梁OB作用于O点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
图8
A.F1=mgsin θ
B.F1=
C.F2=mgcos θ
D.F2=
答案 D
解析 由题可知,对悬挂的物体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等
于物体的重力,则绳子拉O点的力也等于物体的重力.求OA和OB
的弹力,选择的研究对象为作用点O,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
可知,F1和F2的合力与FT等大反向,则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可得:
F1=mgtan θ,F2=,故D正确.
9.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
用轻绳连接,如图7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
地面为止,g取10 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
图7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答案 C
解析 “缓慢地拉动”说明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该过程中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两个弹簧长度变化量之和;最初,p弹簧处于原长,而q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F1=mbg=1×10 N=10 N,所以其压缩量为x1=F1/k=2 cm;最终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q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F2=mcg=1×10 N=10 N,其伸长量为x2=F2/k=2 cm,拉力F=(mb+mc)g=2×10 N=20 N,p弹簧的伸长量为x3=F/k=4 cm,所以所求距离x=x1+x2+x3=8 cm.
►题组4 “滑轮”模型和“死结”模型问题
8.如图6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
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
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
图6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在没有施加外力向上提时,弹簧k2被压缩,压缩的长度为:Δx=.在用力缓慢向上提m1直至m1刚离开上面弹簧时,弹簧k2仍被压缩,压缩量为Δx′=.所以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Δx-Δx′=,故选C.
7.如图5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 kg,人的质量M=50 kg,g取10 m/s2.试求:
图5
(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
(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
答案 (1)200 N (2)400 N 200 N
解析 (1)因匀速提起重物,则FT=mg,故绳对人的拉力也为mg,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FN=Mg-mg=(50-30)×10 N=200 N,方向竖直向上.
(2)定滑轮对B点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mg,杆对B点的弹力
方向沿杆,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FAB=2mgtan 30°=2×30×10× N=200 N
FBC== N=400 N.
►题组3 弹簧的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6.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4所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 )
图4
A.G B.G C.G D.G
答案 C
解析 下层中间人背上受力为:F=3G×=G,所以他的一只脚对地压力为:F′=(F+G)×=G,C正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