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0761  120769  120775  120779  120785  120787  120791  120797  120799  120805  120811  120815  120817  120821  120827  120829  120835  120839  120841  120845  120847  120851  120853  120855  120856  120857  120859  120860  120861  120863  120865  120869  120871  120875  120877  120881  120887  120889  120895  120899  120901  120905  120911  120917  120919  120925  120929  120931  120937  120941  120947  120955  447090 

2.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 )

图1

A.体重约为650 N

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AC

解析 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因此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错误;由图线可知,第一次下蹲4 s末结束,到6 s末开始起立,所以A、C正确,B错误.

试题详情

1.有关超重和失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竖直上抛的木箱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D.站在月球表面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B

解析 超重与失重时,物体自身的重力不会发生变化,A项错;竖直上抛中的木箱中的物体的加速度都为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是完全失重,B项正确;升降机失重时,也有可能是做向上的减速运动,C项错;月球表面对人体也有引力作用,虽然他对月面的压力小于在地球时对地球表面的压力,但对月面的压力等于他在月球上受的重力,所以这不是失重,D项错,正确选项为B.

试题详情

3.如图12所示,为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的一部分,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37°,AB两端相距5.0 m,质量为M=10 kg的物体以v0=6.0 m/s的速度沿AB方向从A端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均为0.5.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v=4.0 m/s,(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12

(1)物体从A点到达B点所需的时间;

(2)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可以调节,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答案 (1)2.2 s (2)1 s

解析 (1)设在AB上物体的速度大于v=4.0 m/s时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1

设经t1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t1

通过的位移x1

设速度小于v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

mgsin θμmgcos θma2

物体继续减速,设经t2速度到达传送带B

Lx1vt2a2t

tt1t2=2.2 s

(2)若传送带的速度较大,沿AB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加速度一直为a2[来源:**Z*X*X*K]

Lv0t′-a2t2

t′=1 s

(限时:30分钟)

►题组1 超重、失重的理解与应用

试题详情

2.如图11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t=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v1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下列四个图中可能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 )

图11

答案 AC

解析 若m1m2在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选项A正确;若m1m2在拉力F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因为m2的速度v2大于m1的速度v1,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又因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C图可知,a2>a1,选项B错误.

试题详情

1.(2013·新课标Ⅱ·2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0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图10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答案 (1)0.20 0.30 (2)1.125 m

解析 (1)从t=0时开始,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使物块加速,使木板减速,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物块和木块具有相同速度为止.

由题图可知,在t1=0.5 s时,物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设t=0到tt1时间间隔内,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则

a1=                                                           ①

a2=                                                        ②

式中v0=5 m/s、v1=1 m/s分别为木板在t=0、tt1时速度的大小.

设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m,物块和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ma1                                                                                                              

(μ1+2μ2)mgma2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μ1=0.20                                                         ⑤

μ2=0.30                                                         ⑥

(2)在t1时刻后,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阻碍木板运动,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方向.设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1′                                ⑦

2μ2mgFfma2′                               ⑧

假设Ffμ1mg,则a1′=a2′;由⑤⑥⑦⑧式得

Ffμ2mgμ1mg,与假设矛盾,故Ffμ1mg                             

由⑦⑨式知: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1′等于a1;物块的vt图象如图中点划线所示.

由运动学公式可推知,物块和木板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距离分别为

s1=2×                                                        ⑩

s2t1+                                                 ⑪

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为

ss2s1                                                                                                                 

联立①⑤⑥⑧⑨⑩⑪⑫式得

s=1.125 m

模拟题组

试题详情

2.建模指导

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例5 如图9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

图9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大小x

(3)木板B的长度l.

审题与关联

解析 (1)AB分别受到大小为μmg的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μmgmaA

aAμg=4.0 m/s2

方向水平向右

BμmgMaB

aBμmg/M=1.0 m/s2

方向水平向左

(2)开始阶段A相对地面向左做匀减速运动,设到速度为零时所用时间为t1,则v0aAt1,解得t1v0/aA=0.50 s

B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减速运动xv0t1aBt=0.875 m

(3)A先相对地面向左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后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仍为aA=4.0 m/s2

B板向右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1.0 m/s2

AB速度相等时,A滑到B最左端,恰好没有滑离木板B,故木板B的长度为这个全过程中AB间的相对位移.

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的速度

vBv0aBt1=1.5 m/s

设由A速度为零至AB速度相等所用时间为t2,则

aAt2vBaBt2

解得t2vB/(aAaB)=0.3 s

共同速度vaAt2=1.2 m/s

从开始到AB速度相等的全过程,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知A向左运动的位移

xA== m=0.32 m

B向右运动的位移

xB== m=1.28 m

B板的长度lxAxB=1.6 m

答案 (1)A的加速度大小为4.0 m/s2,方向水平向右 B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水平向左 (2)0.875 m (3)1.6 m

高考题组

试题详情

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试题详情

13.“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

 

试题详情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例4 如图8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AB(与水平面成α=37°)与一斜面BC(与水平面成θ=30°)平滑连接,B点到C点的距离为L=0.6 m,运输带运行速度恒为v0=5 m/s,A点到B点的距离为x=4.5 m,现将一质量为m=0.4 kg的小物体轻轻放于A点,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点,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求:(g=10 m/s2,sin 37°=0.6,cos 37°=0.8,空气阻力不计)

图8

(1)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小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经历的时间t.

审题与关联

解析 (1)设小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a1,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μ1mgcos θma1

由运动学公式知v2=2a1L,联立解得v=3 m/s.

(2)因为v<v0,所以小物体在运输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μmgcos αmgsin αma2

又因为v2=2a2x,联立解得μ=.

(3)小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时间t1=,从B运动到C经历时间t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小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经历的时间tt1t2=3.4 s.

答案 (1)3 m/s (2) (3)3.4 s

解答传送带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1)水平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即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倾斜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所受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情况.

(2)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可按下列思路判定:相对运动→摩擦力方向→加速度方向→速度变化情况→共速,并且明确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是vv传.

(3)倾斜传送带问题,一定要比较斜面倾角与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关系.

 

 

试题详情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7(a)、(b)、(c)所示.

图7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