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026  121034  121040  121044  121050  121052  121056  121062  121064  121070  121076  121080  121082  121086  121092  121094  121100  121104  121106  121110  121112  121116  121118  121120  121121  121122  121124  121125  121126  121128  121130  121134  121136  121140  121142  121146  121152  121154  121160  121164  121166  121170  121176  121182  121184  121190  121194  121196  121202  121206  121212  121220  447090 

35.(1分)(2008•徐州)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改善生活条件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分析:
本题考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解答:
解: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C
点评:
传知道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试题详情

34.(1分)(2011•盐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
“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
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考点: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不符合题意.
B、始祖鸟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前肢特化为翼,有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翼的末端有爪,因此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符合题意.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慢慢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手的活动,刺激了脑的发育,并用火烧熟食物来吃,增加了脑的营养等,因此在人的进化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是进化论的提出者,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生物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并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试题详情

33.(1分)(2013•无锡)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
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
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考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因此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的组成和DNA的分子特点.

 

试题详情

32.(1分)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B.
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C.
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母乳中不仅有婴儿所需的营养成分还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D.
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考点: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析: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不符合题意.
B、睾丸和卵巢除产生生殖细胞外,还有分泌性激素,促进男女出现第二性征,不符合题意.
C、母乳中不仅有婴儿所需的营养成分,满足婴幼儿的需要,还有母乳中还有一定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不符合题意.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不是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试题详情

31.(1分)(2013•无锡)蚊子的发育过程经历的阶段包括( )

 
A.
卵→幼虫→成虫
B.
卵→蛹→幼虫→成虫
C.
卵→幼虫→蛹→成虫
D.
卵→蛹→成虫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据此答题.解答时可以从蚊子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而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各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明确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试题详情

30.(1分)(2013•无锡)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增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
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主要是能够区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和没加抗凝剂的血液的不同.
解答:
解:将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最上面的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应该分层,上面的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A,B试管中不增加任何物质,不分层,周围渗出的是血清.
故选:D
点评:
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注意记清实验结果.

 

试题详情

29.(1分)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
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原因、根本目的等方面来解答.
解答:
解: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
故选:D
点评:
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理解掌握和灵活答题.

 

试题详情

28.(1分)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
膝跳反射
B.
谈虎色变
C.
杯弓蛇影
D.
望梅止渴

 

考点:
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
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解答:
解: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而谈虎色变、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等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
故选:A
点评:
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形成时间和神经中枢都不同.

 

试题详情

27.(1分)(2013•无锡)下列各组疾病中均与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A.
呆小症,大脖子病,夜盲症
B.
佝偻病,贫血,坏血病
 
C.
巨人症,佝偻病,坏血病
D.
侏儒症,贫血,夜盲症

 

考点: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不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解答:
解:选项中涉及的各种疾病的病因如下表:
病症
病因
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分泌过多会患甲亢.
侏儒症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
巨人症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大脖子病
即甲状腺肥大增生,缺碘时,甲状腺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肥大增生.
夜盲症
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
佝偻病
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坏血病
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

因此夜盲症、佝偻病、贫血、坏血病等疾病与激素的分泌无关.

故选:B

点评:
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的内容比较琐碎,要认真比较记忆.

 

试题详情

26.(1分)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
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学生应对此有充分的了解.
解答:
答: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是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约90%,另外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A:血浆中的水占90%,是含量最多的.
B: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故该选项不正确.
D: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个体最小的,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故选C
点评:
学生应充分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尤其是三种血细胞之间的比较,这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