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406  121414  121420  121424  121430  121432  121436  121442  121444  121450  121456  121460  121462  121466  121472  121474  121480  121484  121486  121490  121492  121496  121498  121500  121501  121502  121504  121505  121506  121508  121510  121514  121516  121520  121522  121526  121532  121534  121540  121544  121546  121550  121556  121562  121564  121570  121574  121576  121582  121586  121592  121600  447090 

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只有出现了生殖隔离,才标志生物发生进化

C.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D.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答案] D

试题详情

8.(2013·淄博高三一模)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B.同种生物或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D.同一种群长时间的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

[解析] 考查生物进化论的有关知识。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标志着物种的产生;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答案] C

试题详情

7.(2013·潍坊高三三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捕食者和被捕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解析] 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有可能发生了隐性突变即由AA突变为Aa,即产生了新的基因。

[答案] A

试题详情

6.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

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

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

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解析] 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上的果蝇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发生定向改变。交配时,仍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但也可与其他果蝇交配,未产生生殖隔离。如若发生生殖隔离,则不能交配。

[答案] D

试题详情

5.(2013·临沂高三三模)下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环境、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共同影响生物的性状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Z表示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解析] 该鼠群是否进化的关键在于鼠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不取决于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的产生。

[答案] A

试题详情

4.(2014·济南市一中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 )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
78
14
8
70
30

A.85%  B.30%  C.20%  D.15%

[解析] b基因频率=b的基因数/总基因数=(14+8×2+30)/(78×2+14+14+8×2+70+30)=20%故选C。

[答案] C

试题详情

3.(2013·南宁三模)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影响生物的进化

C.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D.人类活动虽然没有改变群落进化的速度,但改变了进化的方向

[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能导致基因频率改变;人类活动会加速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突变及基因重组、种群的迁入、迁出、是否随机交配等有关;人类活动影响着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同样也会改变群落进化的速度、方向。

[答案] A

试题详情

2.(2014·衡水中学高三模拟)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定向诱导的结果

B.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C.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解析] 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镉的诱导是不定向的;蠕虫对镉的抗性减弱,只是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并未产生生殖隔离即没有形成新物种;但蠕虫还是在不断进化的。

[答案] B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答案] B

试题详情

13.(14分)(2013·佛山二模)动物肠道内存在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有害菌大量繁殖会影响动物生长。在肠道黏膜中有一类小分子多肽,叫抗菌肽,能杀灭多种细菌。

(1)抗菌肽是动物________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________试剂鉴定其化学本质。

(2)抗菌肽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能否替代抗生素成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呢?研究人员用罗非鱼幼鱼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据表回答:

实验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物质的量(mg·kg1)
抗生素
抗菌肽
不添加物质
100
5
10
20
50
初始体重(g)
10.5
10.6
10.9
10.9
10.6
10.6
终末体重(g)
18.7
21.3
19.7
19.0
18.3
18.6
增重率(%)
78.1
100.9
80.7
74.3
72.6
75.6

①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

②实验时选择________相近的健康幼鱼若干,分组饲养56天后,测定每条幼鱼的________。

③抗菌肽的最佳使用浓度为________。当抗菌肽浓度过高时,罗非鱼增重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解析] (1)抗菌肽是一类小分子多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因其能杀灭多种细菌,无特异性,所以属于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析表格,可把实验组别分为不添加物质组(F组)、添加抗生素组(A组)及添加抗菌肽组(B、C、D、E组),所以实验的对照组应为A、F组。在添加抗菌肽的实验组中,自变量为添加抗菌肽的量,因变量为罗非鱼的增重率,增重率最大的添加量为抗菌肽的最佳使用浓度。由于抗菌肽能杀死肠道内多种细菌,使用量过大,也能杀死肠道内有益菌,从而影响动物生长。

[答案] (1)非特异性 双缩脲 (2)①A组和F组 ②(初始)体重 (终末)体重 ③5 mg·kg1 抗菌肽杀灭了肠道内的有益细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