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560  121568  121574  121578  121584  121586  121590  121596  121598  121604  121610  121614  121616  121620  121626  121628  121634  121638  121640  121644  121646  121650  121652  121654  121655  121656  121658  121659  121660  121662  121664  121668  121670  121674  121676  121680  121686  121688  121694  121698  121700  121704  121710  121716  121718  121724  121728  121730  121736  121740  121746  121754  447090 

一、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土地退化,是②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题详情

24.(1)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刚果盆地 东南亚

(3)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4)人类不合理的开发 焚耕开垦、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的木材采伐和采矿、水利、公路建设等。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解析 以拉丁美洲图为背景,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第(1)、(2)题,属识记性的内容。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其保护措施根据教材从防、治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试题详情

23.(1)A表示原始森林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到最低; 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2)通过以上图表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15年为界限)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雨林的破坏和土壤肥力的减退。

解析 本题是通过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说明人类活动对雨林的影响。回答第(1)题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阐述。第(2)题,正确回答问题的关键是读图,需要认真对比左右两种不同的做法有何不同,然后找出结果。看图时注意从因到果。

试题详情

22.(1)自然地理背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暴雨集中。

人类活动:毁林开荒,破坏植被,耕作制度不合理,露天开矿破坏生态,不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2)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淤积;生态环境恶化,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

(3)淤地坝、修梯田、造林种草、建水库、轮封轮牧、轮作套种、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等。(开放题,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因涉及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但结合材料来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当前诱发和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从自然条件看,黄土高原地貌呈现沟谷发育的特征,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暴雨集中,且植被覆盖率低,保水保土能力差,每逢暴雨,泥沙俱下。从人为因素来看,樵采、毁林开荒等都严重破坏了当地植被,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等活动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频度与强度。水土的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河,河流含沙量增加,往往导致河流下游淤积,容易诱发洪涝灾害;而水土流失的发生还会直接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但人类必须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合理利用土地入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保护植被,从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多个方面入手,如打坝建库,修筑梯田、选育良种、种草植树等。

试题详情

21.(1)西北 祁连 二 西北—东南 黄 兰州

(2)大(或显著) 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 暖温

干旱 半干旱

(3)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脉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或巩固西北地区商品粮棉基地的优势地位);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工业: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以镍为主)和能源(黄河上游的水能、石油以及风能、太阳能)发展有色金属、石油和电力等支柱工业;防治三废污染。

交通:利用兰州铁路枢纽以及地处“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交通区位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线路设施和运量。

旅游:利用“丝绸之路”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环境。(以上任选三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甘肃省地处西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最南部有部分位于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省的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同时又有丰富的矿产、便利的交通和众多的文化古迹,都为甘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题详情

18.B 19.B 20.B [第18题的答案能直接从提供的表中读取,1985年森林覆盖率为19%,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10%,下降了9%。耕地面积增加的百分比要运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求出:(478-333)÷333=43.5%。第19题,分析表中的材料可推知:我国北方某地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毁林开荒,虽然耕地面积扩大,但由于水土流失加剧,粮食亩产和总产量下降。第20题,由表中的数据对比分析,该地粮食减产、河流含沙量变大的根本原因是森林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试题详情

16.C 17.D [第16题,由材料可知,城市森林的主体应是乔木或灌木。第17题,本题关键是审题,各选项涉及的城市森林效益中,属环境效益的只有①④。]

试题详情

14.D 15.C [第14题,乙为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第15题,甲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洪峰因没有植被的涵蓄作用会增大。森林有吸收CO2的作用,森林减少则CO2浓度升高。]

试题详情

12.A 13.A [第12题,据表中的经纬度变化可以得出答案。第13题,科尔沁位于西辽河流域,为我国传统的农牧过渡地带,其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应为过度垦殖。]

试题详情

9.C 10.A 11.A [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第9题,“一带三廊”生态系统主要布局于交通线沿线,因而不是用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第10题,城市交通道路绿化带设置可以起到降噪隔音、减轻污染,划分车道、隔离交通,提神醒脑、减少事故等作用,不是防风固沙的。第11题,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