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563  121571  121577  121581  121587  121589  121593  121599  121601  121607  121613  121617  121619  121623  121629  121631  121637  121641  121643  121647  121649  121653  121655  121657  121658  121659  121661  121662  121663  121665  121667  121671  121673  121677  121679  121683  121689  121691  121697  121701  121703  121707  121713  121719  121721  121727  121731  121733  121739  121743  121749  121757  447090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分别是我国的第三和第四大沙漠。近年来,两沙漠已有多处连在一起,呈“握手”之势,这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城市P兴起的原因是( )

A.交通       B.科技       C.资源       D.政策

(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区中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

(4)贺兰山不仅是西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水源涵养林区,而且对乙农业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表现在: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然原因:连年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在强劲的西北风的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向南移动。人为原因:滥采、滥牧导致植被破坏。(2)C (3)小麦 乙 (4)阻挡沙漠入侵 阻挡寒潮侵袭

 

 

试题详情

读“内蒙古某县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7~8题。

7.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密度、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的人口密度约为40人/km2,而到了1980年则达到了近80人/km2,即人口密度约翻了一番。

8.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主要是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加。

试题详情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5~6题

5.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答案 D

解析 在北方农牧区,由于长期的开荒种植,使得这里的草场面积急剧的减少,开垦成农区的地方由于人的干预作用出现了沙漠化,环境严重恶化,所以退耕还草、增加草场面积就显得格外重要。

6.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农牧交错带是东部农耕区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农牧交错带可充分利用草地家畜资源和玉米带的饲料资源发展高效畜牧业,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和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3~4题。

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4.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答案 3.C 4.C

解析 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沙漠化地区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

地区
超载起止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惟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

试题详情

4.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风沙危害严重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扩大绿洲地区农业的种植面积

D.营造薪炭林解决牧区能源问题

答案 B

解析 在我国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内流河下游和山麓冲积扇边缘产生固定沙丘活化的荒漠化。所以防治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试题详情

3.防治荒漠化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科学问题,其对策的核心应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调整农林牧结构

C.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D.解决牧区能源问题

答案 C

解析 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采取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及落后的灌溉方式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造成荒漠化。因此防治荒漠化应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试题详情

2.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漠化防治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性质采取不同措施 ②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技术和措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 ③有一定生产力已开始面临荒漠化危险的土地可暂不作为治理的重点 ④贫困导致的森林被滥伐和草地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仍有一定生产力,但已经面临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

考查点二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试题详情

1.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