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601  121609  121615  121619  121625  121627  121631  121637  121639  121645  121651  121655  121657  121661  121667  121669  121675  121679  121681  121685  121687  121691  121693  121695  121696  121697  121699  121700  121701  121703  121705  121709  121711  121715  121717  121721  121727  121729  121735  121739  121741  121745  121751  121757  121759  121765  121769  121771  121777  121781  121787  121795  447090 

6.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

青瓷的重要性在于:她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必由之路。        。

       。       。         。           。

①这个魅力市场在唐至两宋,统领江山。

②她是陶瓷的青春期,洋溢着来自于内部的诱惑。

③还有那个相传千年的秘色瓷,仅名称就能演绎一部神奇的故事

④她使陶瓷充满了表现力,使表现力充满了张力,使张力充满了诱惑力,使诱惑力变成市场的魅力。

⑤从科学意义上讲,宋代五大名窑除定窑外,汝、官、哥、钧都属青瓷,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②④①⑤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⑤②③④①

试题详情

5. 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现代诗人,早年加入文学社团“新月社”。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作品有《死水》《红烛》等。

B.舒婷,现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她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D.《鸿门宴》选自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共3000年的历史。是封建时代“正史”的第一部。其作者司马迁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内生产困难重重,增加进口空间受限,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我国粮食虽连续十年增产,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C.对于任何地区来说,打假活动都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那些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

D.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思忖  赋予  一泻千里   荒涎不经    B.遐思  斑斓   振耳欲聋  原形毕露 

C.涟漪  迷团  雷霆万钧   层峦叠障    D.臆测  奥秘  剑拔弩张 以德报怨

试题详情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坂(bǎn)  纤绳(qiàn)    绯红(fěi)   瞋目(zhēn)

B.汲水(jí)   睚眦必报(cì)  对峙(zhì)   渑池 miǎn

C.罡风(ɡānɡ) 骸骨(hái)      干瘪(biě)    列观(guàn)

D.齑粉(jī)   簇新(zú)      蹂躏(lìn)   颓垣(yuán)

试题详情

一、诗歌鉴赏

过勤政楼①  [唐]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0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0分)

 

                                  

 

                                  

 

                                  

 

                                   (1)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的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从诗歌的内容、题材——怀古咏史诗——入手,并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晚唐)。

 

(2)对比(反衬)。一二句主要以勤政楼此刻的衰败冷清与当年之繁华热闹相对比。后两句主要是苔藓的繁盛与勤政楼的衰败荒凉相对比。(要抓住一、二句中的“名空在”与“世已无”的意思及关注注释②①) 

试题详情

(五)(16分)

命系悬壶

陈源斌

姚五先生是我家乡古镇上的世传名医。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治病。邻居家小孩突发急痧,整夜惊叫抽搐,大人捋着头发哄他说:“好孩子,别怕,请姚五先生去了。”捋着捋着,啼哭声变小,孩子气息匀细,睡熟了。有个半大少年,暑天贪吃生食,又喝凉水,不一会发作起来,抱着肚子在地下打滚,一口气吸进去,憋得脸色乌青,连眼睛都倒起来了。这时候,有人喊说:“好了,好了,姚五先生来了。”其实才远远看到姚五先生的影子,走到跟前还得好一会儿呢。地下的病人却把一口气痛痛快快吐出来,觉得肚子好受多了。

关于姚五先生的传说很多:说他某年路过某地,听见一户人家嚎啕哭丧,进屋看时,人已经断了气,穿好送终的寿衣寿裤,躺在草铺上了。姚五先生说有救,熬了一罐药,撬开牙关,灌将进去,草铺上的人立刻还了魂;又说他某年途中撞见一群披麻戴孝抬棺人,他朝滴在地下的血迹看看,又凑到跟前嗅了嗅,赶紧开棺急救。原来是位难产的孕妇,幸得姚五先生救治,母子双双侥幸活了命……这些故事都不新鲜,显然是从一些旧书和传闻那里,移植过来的。姚五先生听了,总是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传来传去,姚五先生就被神化了。说他不但能让死人活,也能让活人死。这话是当着姚五先生的面说的。他跟往常一样懒得理睬,只管凝神替面前的病人诊治。这句话却惹出了一个意外灾祸:有一个青年高高骑在墙头上看热闹,手里捧了一罐南瓜稀粥,喝了个底朝天,肚子胀得像只鼓。那青年听见这句话,很不服气,抓着喝空了的罐子,“啪”地一声跳到地下,说:“我就不信,我一个大活人,他真有本事,敢不敢让我马上就死?”姚五先生抬头看看他,脸色陡变,让人赶紧找青年的家长,准备后事。果然如此,没等家长赶到,青年已经瘫软死去——事后,姚五先生解释说,青年喝了一肚子稀粥,从那么高的墙头猛跳到地上,硬把肚肠挣断,又因地处偏僻乡下,来不及救治,可惜这条性命了。

姚五先生体恤民情,替人治好病,或是救了一条命,视人家的家境,酌收诊费。遇到乡下普通老百姓,他把手挥挥,说,算了,你要真过意不去,闲暇时送几只斑鸪鸪来吧。斑鸪鸪是一种乡下常见的鸟,喜好在野地里用脚爪刨挖单叶芽果吃,随手就捉得到,不算什么难事。姚五先生嗜好这种野味。他饮食十分挑剔,从来不在外面吃饭。有时候下乡到人家忙活一天,连口水都不喝,照样挥挥手,走了。多少人被他感动了,望着他的背影,为他祈祷,说:“好人哪,但愿他长命百岁!”

姚五先生只活到五十岁。他患的是当地俗称的膈食病,就是不能吃饭——得过他恩惠的乡下人说,姚五先生怕是斑鸪鸪吃多了。斑鸪鸪喜欢刨吃野地里有毒的单叶芽果,这种野鸟身上积存了毒素,人偶而尝个新鲜是可以的,吃多了,就会有大妨碍。姚五先生一辈子替太多的普通百姓看过病,吃了太多的人家送来的斑鸪鸪,日积月累,中了重毒了——姚五先生是治膈食病的圣手,有一个祖传单方,远远近近,好多患这种病的人,都是由他治愈的。他按祖传单方给自己抓了药,煎好,一口气喝下肚里,却一点不剩地吐了。再舀一碗,硬灌下去,泼刺一声亮响,全部喷射出来。很明显这是药不对症,姚五先生把头摇摇,叹了一口气,说:“命系悬壶,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他一天天瘦下去,瘦下去,瘦成了一根芦柴似的,只剩了一口气在胸腔里悠悠转着。接着,这口气断了,他死了。

注释:①汉代以后,民间郎中的药铺或诊所门口大都挂一个药葫芦即“悬壶”,以此作为卖药行医的标志。题目中的“悬壶”即为“行医”之意。

21.从小说内容看,题目“命系悬壶”的含义是什么?(3分)

22.在古镇人们眼中,姚五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23.小说多处透露出的“言外之意”是姚五并非神医,请举出两例简要说明。(3分)

24.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

25.小说意蕴丰富,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答出两点即可)(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