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094  12102  12108  12112  12118  12120  12124  12130  12132  12138  12144  12148  12150  12154  12160  12162  12168  12172  12174  12178  12180  12184  12186  12188  12189  12190  12192  12193  12194  12196  12198  12202  12204  12208  12210  12214  12220  12222  12228  12232  12234  12238  12244  12250  12252  12258  12262  12264  12270  12274  12280  12288  447090 

3、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诗歌情感发展的脉络。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情感上欣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

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的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深厚的爱国之情。

她曾在诗中这样吟唱: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绝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绝不歌也决不聆听,/我的诗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可见,她唾弃那种对祖国的浅薄而廉价的颂歌式的赞美,并称之为“粗俗的谄媚”,这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从灵魂深处重新获得的对祖国认同与归属感,读来,对我们的心灵有强烈的冲击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试题详情

2、明明是在抒发自己对“祖国土“的热爱之情,而诗篇却用大量诗行写”祖国土“普通与卑微,为什么这样写?

开篇大量诗行渲染了一种氛围,“祖国土”是普通而又普通卑微而又卑微,同时也含蓄委婉地写出了祖国土的命运。而只有强化这种情感体验,才能使最后两句的抒情有所依托,在背景的反差中达到高潮。

试题详情

1、你从诗歌中,了解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吗?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为什么说这是“自己的土地”?

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动荡,痛苦,遭受灾难的时代,然而,诗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背弃祖国,号召人们要“躺进它的怀里”和祖国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试题详情

2.语言知识

⑴ 音形

香囊(náng) 苦楚(chǔ) 砂砾(lì) 蹂(róu)躏(lìn) 齑(jī)粉

⑵ 词语

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砂砾:细小的石块。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齑粉:细粉,碎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的依靠,人类总是在不断接受着土地博大丰厚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阿赫玛托娃正是把这种对祖国土的理解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她用“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语),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这种“亲切与直接”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量,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祖国土》饱含了阿赫玛托娃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生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领受了土地博大的恩情。科?楚科夫斯基的话多么令人感动――“庄严壮丽的诗句只能诞生在庄严壮丽的心里。”只有了解阿赫玛托娃在前苏联饱受磨难的经历,才能体会到这首诗中所蕴含的那种对祖国深沉执著的爱。

诗的前四句用了“不用”、“不给”、“不像”等否定词表明:因为天天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所以从不把它刻意珍惜,也不为它激情奔放,它似乎不给我们增加苦楚,也不像理想中的天国的乐土。

5――8句进一步表明:不知道、不理解祖国土的价值在哪里,甚至有时不注意它的存在。这是一般人的真切感受的流露。这几句极写土地的不重要,为下文的张扬埋下伏笔。

9――12句更进一步用比喻表明平时对祖国土的无视、轻视。

13――14句一转折,我们实际天天躺在它的怀里,不拘礼节地称它为“自己的土地”,亲切、实在。

女诗人鄙弃地用“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等语,否定了那种浅薄空洞的“爱国感情”。接着她深刻地指出,我们对于“祖国土”是太习以为常了,竟至毫无感觉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哪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受难遭灾”,也会“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牙齿间的砂砾”和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之类构成了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所以遭受儿女们的冷漠和鄙弃,另一方面联系着“祖国土”的儿女们的苦难,女诗人写到“祖国土”本身也受到她的儿女们“践踏蹂躏”,透露出内心莫名的酸楚。然而我们终究和“祖国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还躺进“祖国土”的怀里,“和她化为一体”。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女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见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

[品味]在14句诗中,诗人用12句表达对祖国土地的无视和轻视,没有一点珍惜的感情,更没有热爱的激情。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像宝物一样带在胸口,也不为它激情地痛苦,它也不像是神圣中的天国乐土,我们不注意它的价值,甚至经常忘记它的存在;对土地,我们知道的就是污泥、砂砾,就是没用的灰尘――这实际在表现一种真实的感受。试想:对待我们的脚下的土地、泥土,谁不是这样呢?只是我们没像诗人那样,把这种平常的感受真实、坦诚地表达出来。第13句一转:“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是啊,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我们不都是在祖国土地上生息吗?没有祖国的土地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根基。的确,我们是和它不拘礼节,我们是称呼它为“自己的土地”,因为我们是土地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我们和土地亲切、实在,我们为生活在祖国土地上而自豪。

[体会]这首诗看似平凡,实际它用平实的语言,灵敏地捕捉住了绝大多数人对祖国土地的共同感受:平凡地对待它,热爱它。

试题详情

1.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12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试题详情

1.加强诵读。2.完成《创新课时训练》一、二。

祖国土?教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

(2)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3)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重点】

(1)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2)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难点】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材料】

试题详情

1.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

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

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在战争年代北方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不幸,正是在这古老而又苦难的国土上,祖先们与自然界、与入侵的异族相搏斗,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传下的“言语”与“姿态”也“永远不会灭亡”,诗人于此汲取了顽强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必胜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首诗包括题记在内,可看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题记,交待了本诗的写作缘起;诗的前三节,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第二部分,本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自己深深地热爱和崇敬“悲哀的北国”。

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

①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

②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

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和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然后我死了,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1938年11月17日

五、作业:

试题详情

5.诗文的1、2、3小节将北方景象渲染得如此冷酷、黑暗,以叙述黑暗现实为主,那第四小节作者主要以什么为主?

明确:抒情。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试题详情

4.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那第三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

试题详情

3.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色彩:灰暗。

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