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下图分别是铝元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 Cl
A.铝原子第一电子层有3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铝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2
2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C 高温2CO 化合反应
B.CaCO3 高温CaO+CO2↑ 分解反应
C. CO+CuO △Cu+CO2 置换反应
D. Ba(OH)2+2HCl B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21.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19.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蒸发 B. 取用固体粉末 C. 取用液体 D. 铁丝在O2中燃烧
18.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O C.Cu D.CO2
一、选择题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硅元素 C.铝元素 D.铁元素
20.(4分)(2014•湖北)小夏在实验室取10g锌粒和93.7g稀硫酸放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制取氢气,实验过程中,首级到的氢气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求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专题: |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
分析: |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反应的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解答: |
解:由图中数据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设反应的锌的质量、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分别为x、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x y 0.2g x=6.5g y=16.1g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g+93.7g﹣0.2g=100g,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1%, 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
四、分析与计算
19.(2分)(2014•湖北)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
(1)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9:1:12 .
(2)176g维生素C中含C元素的质量为 72g .
考点: |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
专题: |
化学式的计算. |
分析: |
(1)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化合物的质量进行分析计算. |
解答: |
解: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9:1:12. (2)176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72g. 故答案为:(1)9:1:12;(2)72g. |
点评: |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及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
18.(6分)(2014•湖北)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边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
[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实验探究]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 |
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 |
猜想一不成立 |
实验Ⅱ |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硝酸银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丙装置(如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所用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 .如果看到 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 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
[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药品是 浓盐酸 .
考点: |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 |
专题: |
科学探究. |
分析: |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甲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猜想二成立,因为硝酸银溶液是检验氯化氢气体的;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丙装置(如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所用的硝酸银溶液,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如果看到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 |
解答: |
解:(1)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甲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在液面以上;故答案为: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实验探究]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猜想二成立,因为硝酸银溶液是检验氯化氢气体的;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丙装置(如图)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所用的硝酸银溶液,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如果看到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现象,则两个猜想都成立;故答案为: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除尽;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C中无变化的; (3)[实验反思]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导致二氧化碳不纯,故答案为:浓盐酸 |
点评: |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