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2159  122167  122173  122177  122183  122185  122189  122195  122197  122203  122209  122213  122215  122219  122225  122227  122233  122237  122239  122243  122245  122249  122251  122253  122254  122255  122257  122258  122259  122261  122263  122267  122269  122273  122275  122279  122285  122287  122293  122297  122299  122303  122309  122315  122317  122323  122327  122329  122335  122339  122345  122353  447090 

20.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河北大学“10.16”校园车祸案于2011年1月30日一审宣判,李启铭构成交通肇事罪。李启铭应受到(    )

A  批评教育    B  道德谴责   C  纪律处分  D  法律制裁

试题详情

18.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谨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自律的方法,我们称为(    )

A  修养    B  慎独   C  自觉   D  自省

19下列关于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B  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

C  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D  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试题详情

17.关于自律和他律,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自律和他律都没有约束作用

B自律没有约束作用,他律才有约束作用

C 他律没有约束作用,自律才有约束作用

D 自律和他律都有约束作用,但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

试题详情

16.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试题详情

1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告诉我们(      )

①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生活中处处有规则②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③有了规则,社会才能由无序走向有序④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4.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   )

A 路人纷纷谴责李某乱闯红灯       B 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C 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       D 学校处分违反校纪的同学

试题详情

13.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关系

B 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C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D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试题详情

12.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里需要一定的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的作法当中,符合在学校里的规则要求的是(   )

A、不乱扔垃圾,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B、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因为我们有说话的自由

C、课间休息时和同学追逐疯打

D、只要是学习的需要,在图书馆也可以大声讨论问题

试题详情

11.下列体现法律的作用的是(   )

A、张某不赡养自己的老母亲,所以邻居对他意见很大,对他的行为指指点点。

B、小明迟到了,被老师罚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小张劝说同学小李不要去网吧上网。

D、小文已经18周岁,享有了选举权。

试题详情

10. 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活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要人们遵守,规则就是关于(   ) 

的约定

① 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  ② 可以和应该怎样做  ③ 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  ④ 不可以和不应该怎么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