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2191  122199  122205  122209  122215  122217  122221  122227  122229  122235  122241  122245  122247  122251  122257  122259  122265  122269  122271  122275  122277  122281  122283  122285  122286  122287  122289  122290  122291  122293  122295  122299  122301  122305  122307  122311  122317  122319  122325  122329  122331  122335  122341  122347  122349  122355  122359  122361  122367  122371  122377  122385  447090 

34.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试题详情

33.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兴起          D.审美意识的觉醒

试题详情

32.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试题详情

31.“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  (用)

A.正确讲述了了儒家经典成书的过程

B.反对迷信儒家经典,主张讲真话实话

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D.认为人的私欲具有合理性

试题详情

30.乾隆年间成书的《元和县志》记载:“明季士大夫好持清议,敦气节,重名义,善善同清,恶恶同浊……其小人亦慷慨慕义,公正发愤,然或时捍法网。本朝初载,遗风犹存,近数十年来缙绅先生杜门埽轨,兢兢自守,与地方官吏不轻通谒……学宫士子多读书自好,鲜履讼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江南士风的转变

B.清朝前期江南士风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C.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江南士风的转变

D.清朝前期江南士风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试题详情

29.戴震(1724~1777年):“……而及其(今之治人者)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著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该材料认识全面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具有近代化趋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③ 

试题详情

28.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该思想一致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C.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

D.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试题详情

27.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试题详情

26.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对此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该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

B.该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

C.该材料反对儒学的伦理说教,陈义甚高

D.该材料显示学者思考、探索,试图改造儒学

试题详情

25.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