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157  12165  12171  12175  12181  12183  12187  12193  12195  12201  12207  12211  12213  12217  12223  12225  12231  12235  12237  12241  12243  12247  12249  12251  12252  12253  12255  12256  12257  12259  12261  12265  12267  12271  12273  12277  12283  12285  12291  12295  12297  12301  12307  12313  12315  12321  12325  12327  12333  12337  12343  12351  447090 

2.根据演讲稿的写作要求,看看本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1)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十分注意策略,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方法。

(2)演讲一开始,他先对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表示了钦敬。接着话锋一转,说明自己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并非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很自然地转到坚持斗争、反对妥协的观点上来。

亨利对议会中主张和解的保守派的心理了解得十分清楚,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心理倾向,批评他们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然后,以“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领起,详尽陈述求和的历史事实与大兵压境的严峻现实,逐层批驳和解妥协的思想,用连续的问句启发人们从对经验的回顾中判断未来,呼吁人们“再也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反复强调“必须战斗”,“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接下来针对“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的畏惧心理,分三层展开说理。先说力量并非指日可待,等待的结果是束手就擒;次说利用自然条件,发动民众为正义而战,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我们;最后说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别无选择!

随着演讲的逐步展开,亨利的语调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激烈,感情越来越高昂,直到最后,以“不自由,毋宁死”的警句表达了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将整篇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学生选择语段演讲

试题详情

1.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首先,演讲稿的内容、风格要根据对象、场合,甚至演讲者本人的一些特定情况而定。用美国演讲专家多利斯?莎劳夫的话讲,即演讲稿既要适合你,又要适合他,同时,还要适合当时的场合以及规定的时间。

所谓适合你,是说演讲稿正好适合演讲人的年龄、身份、气质以及特长等。否则,不仅会影响演讲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弄得人啼笑皆非。比如你是一个中学生,却偏偏要你去演讲一篇老成持重,带有严重教训口吻的演说词,你试试看?再比如你是一个饱经沧爽的成熟老练的长者,那么,你去对一群天真活泼的青年作一次情绪激昂、甚至不合自己身份的演说试试看?这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演讲稿一般来讲要适合演讲人。像1987年曲啸的题为《我的路》的演讲,就非常适合演讲者本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以及气质。这次演讲的听众是大学生和大学里的老师们。而演讲者本人就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他把自己的遭遇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呈现在听众面前,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正因为这篇演讲稿准确地把握住了演讲者本人的身份以及其它一些特定的情况,所以,它隽永动人,易于接受。

所谓适合他,适合场合,这也是写演讲稿时必须考虑的。比如你对一批山区的老农演讲,却不断地使用着“是可忍,孰不可忍”之类的文言句子,那么,尽管你的拳头握得再紧,你的声音提得再高,但听众的表情反映恐怕也只能是一片茫然。而像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瑞典斯得哥尔摩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题为《我在美国的日子》的演讲,尽管它文气十足,讲究优美,但由于它适合到会的听众,适合当时的环境,所以,被认为是一篇著名的演说词。

总之,演讲稿的写作,一定要注意它的适合性。只有适合“你”的,才能易于表达,表达得更好;只有适合“他”的,才容易被人接受,取得应有的、更好的效果。

其次,演讲稿一定要有充沛的感情,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二者在一篇演讲稿中有时允许有所偏重。如果是一篇呼吁性的演讲,由于要考虑到它的煽动性,可以偏重于充沛的激情;如果是一篇辩论性的或是一篇劝导性的演讲,由于要以理服人,所以,它可以偏重逻辑性、论证性。不过,如果能将二者统一在一篇演讲稿中,则更好。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便可以说是一篇富于激情,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演讲稿。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仅在演讲的当时便获得了数次的热烈掌声,而且,它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使我们缅怀先烈,痛恨敌人,时时想起先生的音容笑貌。

最后,演说词的写作还要注意文学性、技巧性。为了使演说词写得生动、形象,人们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甚至有时采用通篇用比的手法。

为了加强演说词的感人效果和说服力量,还可以在文中适当地采用排比、反问和重复等修辞手法。

试题详情

2.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演讲是一门艺术。有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连下数城;也有人单枪匹马,面对众多敌人,慷慨陈辞,结果竟化敌为友;而陈胜当年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天下便能风云呼应,这其中的原因,虽然主要是因为客观因素,但也不能说与他的那篇“演说词”毫无关系。

一场成功的演讲,仍是一枝神奇的枪,一柄锋利的剑。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

二、简介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与之相反,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试题详情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

试题详情

6、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

明确:“夫秋”至“物过剩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剩而当杀”。

这样,作者就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

探究二:文章主题思想

第三段:

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恩,不是,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这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请大家浏览第三段,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对欧阳修的感悟做一下概括。(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最老师总结)

明确: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五、课后作业:学习作者欧阳修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夏日之景的文章。

六、板书:

秋声赋

欧阳修

秋之声:淅沥萧飒,奔腾澎湃。(比喻)

秋之状:色、容、气、意。 (铺垫、烘托、对比)

秋之性:肃杀为心、伤戮为责。(联想想象)

 

 

不自由,毋宁死?教案

【学习目标】

试题详情

5、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

明确:对比。用前后色差之大来显示秋风的萧杀之力度。

试题详情

4、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不是离题了?(这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明确:不是离题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试题详情

3、写秋之状分别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

明确:色,容,气,意。

试题详情

2、大家看一下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

明确:先写“秋之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