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甲、乙两人在灯光下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水中映出的树木和空中的云朵
B.坐在屋内的人,通过玻璃看到室外的树木
C.站在游泳池边看到池底好像变浅
D.用放大镜观看地图
5.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4.在水中的潜水员观看岸上的景物,他看到的景物的位置与其实际位置的关系是
A.一样高 B.高一些
C.低一些 D.时高时低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
2.下列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电影银幕上的像④放大镜中的像,对其分类正确的是
A.属实像的有①②③
B.属虚像的有②③④
C.属反射而成的像有①②
D.属折射而成的像有③④
1.多数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增强声音的反射
B.增加声音的响度
C.减小声音的反射
D.为了使声音发生共鸣
8.(7分)右表是LG微波炉的部分技术参数.请根据表中信息是LG微波炉的部分技术参数.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⑴求该微波炉在使用微波档工作时的额定电流.
⑵若使用烧烤档工作时,烧烤一道菜需用5min,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
⑶该微波炉在使用微波档工作时的效率是多少?.
⑷使用微波档和烧烤档都可以用来加热食物,但它们加热的方式是不同的,前者采用微波加热,后者采用热传递的方式(红外线)加热.请猜测“振荡频率”是针对微波炉哪种工作状态而言的?
7.(9分)小明利用家用煤气灶烧水,把为2㎏、15℃的水烧开(在标准大气压下),烧水前后煤气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C水=4.2×103J/(㎏·℃))
⑴煤气的用量是多少立方米?如果煤气的密度为0.6㎏/m3,烧水时消耗煤气多少千克?
⑵在此过程中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⑶用额定功率是800W的电热器烧开同样的水,若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80%被水吸收,则通电时间是多少?
6.(22分)物理研究小组案例:课题一:用一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个平行光光源、一个装有牛奶和水混合溶液的烧瓶制作的眼睛模型,来研究视力矫正的办法,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模型的名称:
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 ,烧瓶后壁相当于 ,烧瓶中液体相当于 。
(a)这是 眼模型,
(b)这是 眼模型,应当用 透镜进行矫正。
(c)这是 眼模型,应当用 透镜进行矫正。
课题二:利用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既可以测小灯炮的额定功率,也可测导体的电阻。
⑴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和导体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测导体电阻时,小红同学按上左图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其余器材均完好。小明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好后,就看到灯泡发光,而且很亮,同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你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 时,可知小灯泡处于正常发光状态,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课题三: 小明和小强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l: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力有关;
猜想3: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力都有关;
猜想4: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小明和小强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小明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 控制因素 |
钩码重/N |
绳端拉力/N |
机械效率 |
大致相同 |
10 |
4.2 |
79.4% |
的速度提升 |
15 |
6.0 |
|
探究结果 |
|
小强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 控制因素 |
钩码重/N |
绳端拉力/N |
机械效率 |
较小提升速度 |
10 |
4.2 |
79.4% |
较大提升速度 |
10 |
4.2 |
79.4% |
探究结果 |
|
⑴请帮助小明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⑵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⑶归纳他们的实验探究,你所得的结论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