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作者在第七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这么写有什么好处?(6分)
15.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4.作者在开篇先写到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6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11小题,共120分)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断甓。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礼曹,客有过者日 过:拜访。
B.审视,玻璃五色具 审:仔细地。
C.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 既:既然。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风侧艳诗 于: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