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40199  140207  140213  140217  140223  140225  140229  140235  140237  140243  140249  140253  140255  140259  140265  140267  140273  140277  140279  140283  140285  140289  140291  140293  140294  140295  140297  140298  140299  140301  140303  140307  140309  140313  140315  140319  140325  140327  140333  140337  140339  140343  140349  140355  140357  140363  140367  140369  140375  140379  140385  140393  447090 

27、(7分)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

[提出问题]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讨论交流]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实验验证]

(1)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2)小红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请将其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反思提高]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所得溶液的pH    7(填“<”、“>”、“=”);冷却后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题详情

26、(10分)现有如图所示的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检验B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2)如果用高锰酸钾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         (填写序号)。

(3)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4)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①仪器乙的作用是       ,仪器戊中的现象是       

②若仪器丙玻璃管中放入塑料试样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仪器丁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用分数形式表示)。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乙,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试题详情

25.(5分)下图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图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          

(3)步骤⑤的操作是搅拌,其操作要领是                     

试题详情

24.(5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图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对它进行探究: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请从上表中总结出一条原子排布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到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请判断:钠原子半径_____镁原子半径(填“﹤”或“﹥”或“﹦”)。

试题详情

23、(5分)九年级化学课学完后,实验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列空白: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Al  Zn  Fe  Sn  Pb (H)   Hg  Ag  Pt  Au

(2)举出一个金属与酸反应的例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必须至少符合以下两点:

①K  Ca  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将金属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写出一个有铜盐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22、(4分) 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1)“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对环境没有污染。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今年5月8日,奥运圣火成功登上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5月23日奥运圣火的传递将到达泰州。从燃烧条件考虑,“祥云”火炬在珠峰传递时比在泰州传递时,应                  

     (填“调大”或“调小”)火炬燃烧室里空气的进入量,在强风下火炬不会熄灭的原因是                    

(3)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鸟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在这里将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力,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试题详情

(1)2个硫原子________________;(2)氖气___________;

(3)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1、(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六种物质:①聚乙烯;②明矾;③氧化铝;④硝酸钾;⑤酒精;⑥碳酸氢钠。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作为火锅燃料的是_________;(2)可作食品包装材料的是________;

(3)可用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 (4)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_______。

试题详情

19、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和铁。同学们为了验证老师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铁存在,对反应后的固体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不能明确说明问题的是

A.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    B.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黑色固体变红

C.固体粉末用磁铁吸被吸引      D.给黑色固体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试题详情

18、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试题详情

17、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共热,产生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