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分)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 。
35.(5分)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且只有丙为固体;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乙_________、E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E→丙+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分)
在班级的“元旦联欢会”中,小明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表演了一个魔术: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不同无色溶液(均为初中所学常见物质)的高脚杯,他将A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看到下列现象: B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 C中液体变为红色,好似“葡萄酒”; D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名称为 ;
(2)若A与B不含相同元素,则A与B的化学式分别为A 、 B ;
(3)若A与D为不同类化合物,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3分)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依据曲线图说出三条相关信息。
⑴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 甲 乙 丙 (填“﹤”或“﹥”或“﹦”符号)
⑵ 通过观察与思考,你还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 。
(信息中要求至少包含两种物质)
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甲 乙 丙 (填“﹤”或“﹥”或“﹦”符号)
32.(7分)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
⑴搭建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是Q460特种钢。制作Q460时,通常需要向钢中添加微量的铌(Nb)、钒(V)、钛(Ti)等元素。这几种元素属于 元素(填写“金属”或“非金属”)。
⑵奥运火种采集工作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进行,用采集的火种点燃奥运火炬。作为火种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火炬将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并于2008年5月首次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在那里火炬不易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但我国的科技人员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
⑶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图示) 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丙烷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②火炬点燃后,完全燃烧的产物与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物相同,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⑷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①,也可简写为下图②。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③,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
31.(7分)
⑴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请根据下列某全自动家用豆浆机图示回答:
①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以及合金的是 (填写物质的编号,下同),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②用铜制材料制作电源插头的插孔是利用铜具有 性。
⑵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必备饮品,下表是豆浆中一些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脂肪 |
糖类 |
钙 |
磷 |
铁 |
维生素A |
质量分数/% |
96.0 |
1.8 |
0.7 |
1.1 |
0.01 |
0.03 |
0.0005 |
0.015 |
①成分中的“钙、磷、铁”指 (填“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在六大类营养素中以 的形式存在。
②若成年人每天饮用250 mL的豆浆(密度以1g/cm3计算),则摄入钙的质量为 g,青少年缺乏该元素易患 (填序号)。
A.甲状腺肿大 B.佝偻病 C.贫血 D.夜盲症
30.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第Ⅱ卷 (非机读卷 共50分)
29.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 ,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含FeCl3,则固体一定含有铁和铜
B.若溶液中含FeCl2和CuCl2, 则固体一定含铁
C.若溶液中只含FeCl2, 则固体一定含铜可能含铁
D.若溶液中只含FeCl2, 则固体一定有铁,可能有铜
28.小东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一粒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位置如下图所示)。然后将从废旧电池外壳中收集来的锌片(过量)投入杯中,到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与开始时相比,小球所处的位置将
A.往上浮 B.保持不变 C.略往下沉 D.沉到杯底
27.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一定温度下符合“1+1=2”的事实是
A.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等于2 g
C.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