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见下表:
|
0 |
30 |
60 |
90 |
甲 |
13.3 |
45.8 |
110 |
202 |
乙 |
35.5 |
36.0 |
37.1 |
38.1 |
丙 |
0.18 |
0.16 |
0.12 |
0.08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使甲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8.如下图实验装置所示:盛水的烧杯里放一支试管,试管中盛有石灰水,且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固体。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块生石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生石灰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B.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为氧化钙
C.试管底部的固体会增多 D.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7.下列鉴别纯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取少量固体分别滴入碳酸钙,观察现象
B.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D.取少量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
1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5.如下图是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将25gA物质和25g8物质分别加到各盛有50g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充分溶解(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
C.由t1℃升温到t2℃,甲烧杯中A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由t1℃升温到t2℃,乙烧杯中B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4.现欲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溶解时,可边加粗盐边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再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备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13.下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物质变化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图②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图③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10g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NaOH溶液
12.某同学欲用实验证明铁、铜、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他利用了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稀盐酸四种物质,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11.根据下表中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解度 |
20℃ |
80℃ |
NaCl |
36 |
38.4 |
KNO3 |
31.6 |
169 |
A.20℃时,在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有31.6g硝酸钾
B.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6g
C.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D.80℃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会析出氯化钠晶体
10.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B.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C.利用海风降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