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各图中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是( )
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波尔多液、氮气 B.石油、煤、水银
C.洁净的空气、氨气、液态氮 D.加碘食盐、酒精、天然气
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 B.塑料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2.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它可以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防辐射的服装,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热传导性 D.还原性
1.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含量约占70%,氧气占20%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内应充满纯净的氧气,这样会更有利于人的呼吸
B.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中可以不需要氮气
C.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不变的,不随地域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28.(6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M、N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X |
Y |
M |
N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15 |
8 |
7 |
(1)(2分)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2分)X可能是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2分)反应过程中,M物质与Y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27.(4分)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1)(2分)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用CO把它变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二氧化碳。
(2)(2分)一些豆科植物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其反应可看作是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氨气和二氧化碳。
26.酒精(以X表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
请回答:(1)试写出酒精的化学式;
(2)计算酒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附加题(10分)
25.(15分)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Ⅰ 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Ⅱ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Ⅲ 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在选择制取氧气的原料时,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是:该物质必须含有
元素。
(2)根据兴趣小组查阅资料的信息,你认为应选择用来制取氧气的最佳反应药品是
,理由是 ;
(3)如采用上述反应原理,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 ;实验完毕后,欲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4)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5)你认为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可选择(填一种) (填写字母代号),理由是 。
(6)如何验证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 。
(7)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 。
(8)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
24.(3分)(1)化学反应X2+3Y2==2M中,M物质的化学式用X、Y表示为 。
(2)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2条)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