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B.油锅不慎着火,往油锅中倒入水使其灭火
C.在锁孔里放入少量铅笔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D.用稀盐酸和石灰水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4.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
A B C D
3.“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是一种工业原料,绝非蛋白质,严禁作为食用。有关“三聚氰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15个原子
C.属于化合物 D.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6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清新的空气 B.冰红茶 C.干冰 D.矿泉水
1.下列括号中对主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鲅鱼圈钢厂用铁矿石炼钢(化学变化)
B.营口中板厂用钢坯压制钢板(化学变化)
C.大石桥镁砂厂用碳酸镁烧制氧化镁(物理变化)
D.名优产品“营口大酱”用大豆发酵制成(物理变化)
53.(4分)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1、2、3、4)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留有空白处:
实验步骤 |
验证依据 |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 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
|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判断CO2含量不同。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水含量不同。 |
52.(6分)人体健康离不开钙元素。某钙片的标签如下图,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执行标准:GBl413-99 主要成分:碳酸钙 含钙量:每片含钙0.5g 每瓶60片,药片总重40 g (中外合资××公司) |
(1)请通过计算推断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虚假的。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做了如下实验,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的质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平均值 |
反应前:烧杯+盐酸 |
22 g |
22 g |
22 g |
22 g |
10片钙片 |
8 g |
8 g |
8 g |
8 g |
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27.8 g |
27.7g |
27.9 g |
27.8 g |
①请列式计算出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②请列式计算出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并建议厂家如何修改标签。
51.(4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答出两种组合即可)
50.(5分)根据下列各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甲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________;②在连接c和d时,使d比较容易插入c中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图乙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丙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写字母选项);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4)图丙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丁中选取________(填A、B、C序号)与图甲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49.(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9 mL液体,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
(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应用_________盖灭;
(3)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4)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