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41692  141700  141706  141710  141716  141718  141722  141728  141730  141736  141742  141746  141748  141752  141758  141760  141766  141770  141772  141776  141778  141782  141784  141786  141787  141788  141790  141791  141792  141794  141796  141800  141802  141806  141808  141812  141818  141820  141826  141830  141832  141836  141842  141848  141850  141856  141860  141862  141868  141872  141878  141886  447090 

18.把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试题详情

17.白磷敞放在空气中能够自燃,下列因素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白磷具有可燃性                    B.白磷难溶于水

C.白磷的着火点低                     D.白磷发生了缓慢氧化

试题详情

16.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发生。下表中灭火实例和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灭火实例
灭火主要原理
A
吹灭蜡烛
移走氧气
B
酒精灯翻倒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降低可燃物温度、隔绝空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试题详情

1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试题详情

14.如下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O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试题详情

13.下列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后点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氧气                        B.甲烷和氢气

C.面粉粉尘和空气                    D.液化石油气和二氧化碳

试题详情

12.下列有关因素:①氧气的含量;②可燃物的本性;③可燃物的形状;④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影响可燃物燃烧的有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对于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C.2个氢气和1个氧气点燃时生成2个水

D.每1份质量的氢气和8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9份质量的水

试题详情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C.电解水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试题详情

9.日常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指

A.液态天然气                        B.石油经分馏等方法加工的产物

C.煤经焦化等方法加工的产物            D.煤油、汽油的蒸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