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光绪帝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维新派的宣传和发动
6.洋务运动“自强”未强、“求富”未富的根本原因是
A.只重军事不重经济 B.兴办的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维护的是封建落后的清政府 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4.下列各项属于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是
①赔款2100万元 ②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其中严重违背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的是
①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②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
③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44万平方公里 ④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从下图《鸦片战争形势图》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是
①英军曾攻占北京 ②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东南沿海
③英军曾三次从广州出发向北进军
④英军进攻广州、厦门、鸡笼、定海、吴淞等地遭到中国军民的抗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不能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重要地位 B.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清政府对外国商品的限制 D.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2.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A地。张三寒窗苦读十戏,一日他从家出发,乘船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我国历史上一位女皇帝曾迁都到此),遇雨,全身的衣服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热情款待,并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来往的商旅熙熙攘攘。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为答谢老翁。带着老翁的儿子到京城的C“瓦肆”中玩。在这里,张三朗诵了唐诗《忆昔》:“忆昔开元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张三出生在何地?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个城市?这位女皇帝是谁?(3分)
(2)张三先后经过了运河的哪几段?(6分)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这位大书法家的代表作品是什么?与这位大书法家齐名的另一位大书法家是谁?(3分)
(4)张三在c地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是什么科目吗?(4分)
(5)张三所朗诵的《忆昔》的作者是谁?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2分)
(6)上述材料中有两处与唐代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请你在材料中划出来,并说明理由.(找出一处错误得1分,改正一处得1分,共4分)
①
②
1.材料一:(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二:(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①材料二中的“苏湖”指的是哪一地区?(2分)
②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
①图中的人物是 , 初年,他从 发,到 取经,前后经历十几年,跋涉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645年,他携带 部佛学经典返回。为保存佛经建造了 塔。(每空1分,共6分)
②图中的人物后来将其一路西行的所见所闻,撰成《 》一书。(2分)
③图中的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