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鲁迅曾说:“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一炮”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辛亥革命
19.有一幅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这幅对联为谁而题?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武昌起义 D.黄埔军校
1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7.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20世纪早期的一份报纸,文中有“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等字样”,这份报纸反映的是下列哪一运动的成果?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6.丘逢甲于1896年在《春愁》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也进行了“自强”自救的探索,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重要步伐。回答11-15题。
11.下面体现洋务派“自强”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湖北织布局
C.创办汉阳铁厂 D.开办江南制造总局
12.洋务运动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②培养近代外交人才 ③开办了新式学堂 ④敢于反抗外来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某学堂因开办新式学堂,翻译外国书籍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14.某历史学习小组展示了下列四幅图,其中哪一幅图成为研究辛亥革命的直接证据?
15.中国的自救道路曲折艰难,下列人物试图在思想文化上救治中国并掀起运动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李大钊
图片、文献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回答l6-20题。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顽强抗争,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回答6-10题。
6.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7.一位商人抗议向清朝官员说:你们为什么不允许我办工厂呢,难道你们只允许外国开设 工厂,这也太不公平了!请问这位商人说这番话最早可以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
8.某一历史学习小组为了再现邓世昌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他们选择的电影素材应当是
A.黄海大战 B.廊坊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虎门销烟
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颂扬?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曾国藩
10.“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19世纪中期这首民歌中的“红头军”抗击的“洋人”是
A.华尔的洋枪队 B.八国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日俄联军
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剧。回答1-5题。
1.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厦门条约》
2.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强迫清政府开辟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A.山东半岛 B.广州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城市 D.云南贵州等地
3.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某拍卖市场正在拍卖从中国圆明园掠夺来的文物,他们是通过哪次侵华战争盗取了这些文物?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杂税……即照日本臣民运 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该条约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兴起后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朝代 |
建立时间 |
都城 |
开国君主 |
亡国之君 |
夏 |
|
|
|
|
商 |
|
殷 |
|
|
西周 |
|
|
|
周幽王 |
3.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