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国的内海是指(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
2.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印度、尼泊尔、不丹 B.缅甸、老挝、越南
C.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D.越南、泰国、老挝
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台湾省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某校学生考察世界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经过学生自由组合提出课题,确定以下4个小组的课题内容。(12分)
A课题组想在亚洲考察经济发达的国家。
B课题组想到宗教文化冲突最严重的地区了解宗教文化方面的有关知识。
C课题组想去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了解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全球生态环境调节作用等有关内容。
D课题组想去地跨寒、温、热三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最典型的国家,了解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
(1)利用你所学知识为4个课题组推荐考察的国家及地区,并阐述理由。
课题组 |
推荐国家或地区 |
推荐理由 |
A |
|
|
B |
|
|
C |
|
|
D |
|
|
(2)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每个课题组都搜集了丰富的信息,在加工整理之后,得出了许多考察结论,请你帮助C、D两个课题组完成他们的考察结论。
①C课题组:该国不但物种资源极其丰富,而且有大片的________,它的巨大环境效益是________。
②D课题组:该国中央大平原农业________程度很高,其发展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26.读美国本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美国领土组成除本土外,还有两个海外州,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填出图中字母所示海域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3)美国本土北邻________ (国家)。
(4)根据图中西部河流发源地分布情况,请绘出落基山脉。观察图示,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试图和所学,说出美国本土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区地形类型。
25.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考察队于2009年1月7日凌晨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并随即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昆仑站位于南纬80度25分,东经77度06分,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1)试分析说明我国第25次南极科考选择在这样一段时间的气候原因。
(2)简要分析昆仑站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有哪些?
(3)以下描述与南极大陆无关联的是( )
A.“冰雪高原” B.“热带大陆” C.“白色沙漠” D.“风库”
24.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分)
株洲市某旅游团前往欧洲观光游览: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洗去了人们旅途的劳顿;扣人心弦的斗牛赛让他们体验了惊险刺激的感觉;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阿尔卑斯山区的湖光山色让他们流连忘返;北欧幽深的峡湾、午夜的阳光让他们感受到几许神奇。
(1)结合材料分析,该旅游团的旅游是沿图中甲还是乙路线进行。___________
(2)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海峡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将去②地区(阴影部分)某学校学习,你是否喜欢那里的气候?请说出你的理由。
23.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8分)
(1)右图中海域A的名称________,海域B名称为________。B海域及其沿岸地区为中东地区________资源的主要产区。
(2)C国家为________,从位置可以看出,本地区是个________ (环境主要特征)的地区。
(3)右图中的输油航线:由B→________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4)为什么索马里海域附近海盗猖獗,请从地理的角度加以分析。(答出一条即可)
(5)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与到日本的石油运输路线都经过的重要海峡是_______。
22.读非洲气候图,回答问题。(8分)
(1)符合甲图特征的气候区是乙图中的________处。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信息表明非洲的气侯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乙图中描绘并标注出非洲两条最著名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亚洲是我们的“家”,对自己的“家”你熟悉多少?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据题意,把图上的空补充完整。
(2)我们的“家”在世界七个“大家庭”中最大,你能从哪些方面说明这个“最大”呢?________、________等。
(3)我们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________、世界最大的湖泊________。
(4)我们的“家”河流特征深受地形的影响。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点为________。受地形的影响,河流具有________的特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