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幼体与成体的显著差异是水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
B.两栖动物生殖离不开水,所以它们的生活范围小
C.雌雄蛙抱对是为了进行体内受精
D.两栖动物成体虽然能够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需要用鳃辅助呼吸,因此,生活也不能完全离开水
3.下列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不能较好地适应向远处传播的是
2.在下列各种装置和条件中,能够完成植物组织培养的装置和条件是
1.下列哪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
①石榴的压条 ②水稻的种子繁殖 ③水螅的出芽繁殖
④变形虫的分裂繁殖 ⑤哺乳类的胎生繁殖 ⑥洋葱的鳞茎繁殖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5.(5分)在探究“植物体水分散失”时,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人一个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B去掉所有叶片,C保管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l00ml处,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量简 |
液面刻度(ml) |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
A |
99.5 |
99.5 |
99 |
99.7 |
99.3 |
99.8 |
B |
94 |
96 |
90 |
97 |
92 |
97 |
C |
60 |
62 |
50 |
64 |
60 |
68 |
(1)在六天当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都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____________天。
(2)探究天竺葵通过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筒C第六天通过茎散失的水分是___________ml,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29ml。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简六天测量数据的___________,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新疆和上海同栽一种西瓜,在西瓜生长的季节,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只有温度条件差别较大。结果新疆的西瓜比上海的西瓜甜,含糖量高。祥见下表
|
新疆 |
上海 |
|
|
白天 |
34 |
34 |
平均温度(℃) |
夜间 |
13 |
23 |
请你分析:
(1)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何影响?(2分)
(2)为什么新疆的西瓜比上海的甜?(2分)
3.(8分)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个探究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分析:(1)他们在“探究根的生长部位”的实验时,所设计的实验是:先取多株大豆植物幼苗,选取直且健壮的幼根数条,用黑色中性圆珠笔在幼根上画数条等距离横线,区分出根尖四部分及根尖以上部位。他们发现,24h后横线距离发生了变化,越接近根尖处横线间距离越____________。而幼根上部横线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认真测量可知道,根尖的_____________长长了,而__________没有长长,说明根的长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泡们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_____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
②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______________。
③在自然状态下产生曲线b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处2分,共8分)如图:是探究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将两株大小相同的幼苗栽培在条件相同的两盆贫瘠的土壤中,在生长过程中,A只浇自来水,B浇加含氮无机盐的自来水。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唯一的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某学校七年级二班第五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根据观察到的视野中的情况,绘出了下面的图像:
请你认真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在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E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3)由C到B,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B到A,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然后换用________________。
20.长江中上游森林遭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后果是
A.水土流失,下游河床升高
B.洪水泛滥成灾
C.水位下降,长江断流
D.上述A、B、C三项都有可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