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分)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端。
(3)当我们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____________,这种结构与蚯蚓的运动有关。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_________。
(4)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按照科学探究实验的要求,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 是实验变量,你作出的假设是 ,具体操作步骤是 。
42.(9分)识图作答:
(1)下图是家鸽的外部形态和呼吸系统部分器官的模式图,请回答:
①家鸽的体形为流线型,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 。
②家鸽用[ ] 呼吸,并用[ ] 辅助进行双重呼吸。
③请用图中数字写出气体进出家鸽体内的途径: 。
(2)下图是人体屈肘动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当人体屈肘时,[ ]______________收缩,[ ]______________舒张。
②双臂自然下垂时,1的状态是______(填收缩或舒张),2的状态是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41.(11分)完成下列有关的实验问题:
(1)用甲、乙、丙三条小鱼进行实验,分别剪去甲的胸鳍、乙的尾鳍、丙不做处理,然后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观察它们的运动姿势。
①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学在培养细菌的实验中,进行的操作步骤,请你判断每一个步骤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将牛肉汁加入到容器中,将琼脂高温煮沸后加入到容器中并与牛肉汁充分混合,制成培养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打开盖子冷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放在桌上的接种针直接挑取菌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盖上盖子后放在阳台上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的。
40.下列各种措施中,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可能造成失误的是
A.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量引进本地没有的物种 D.将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
第Ⅱ卷
(非选择题,6题,共60分)
39.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频频偷猎野生保护动物,这种行为将会导致
A.其他生物种类增多 B.某些物种灭绝
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强 D.某些物种再生
38.紫茎泽兰的入侵
A.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B.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C.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D.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
37.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因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荣获了2001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利用了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DNA的多样性
36.根据林奈的物种命名法则,以下选项中属于同一个属的一组生物是
A.Cucurbita moschata(南瓜)和Brassica pekinensis(大白菜)
B.Rosa rugosa(玫瑰)和Cucurbita moschata(南瓜)
C.Solanum tuberosum(马铃薯)和Solanum melongena(茄)
D.Solanum melongena(茄)和Lycopersicun esculentum(番茄)
35.蝴蝶、蜻蜓、蝗虫、金龟子在分类上同属于一个
A.门 B.纲 C.目 D.科
34.下列哪一种动物在分类类别上与其他三种动物不同
A.眼镜蛇 B.蟾蜍 C.海龟 D.壁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