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A、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B、剥削者占有大量生产资料
C、剥削阶级完全占有劳动成果
D、剥削阶级完全占有劳动者
3、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
A、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B、法律提倡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一般不要去做
D、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表现在①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保护②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④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⑤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③
1、“50年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一顺口溜说明了我国的环境问题①造成淡水资源危机②威胁生态平衡③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④危害人类健康⑤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⑥促使我国人口剧增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
55、(7分)参观旅游回来后,正值我校开展“八荣八耻”活动,我们也积极参加了这一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①小明给其他同学起绰号。
②小芳经常和同学下课讨论问题。
③小林用零花钱帮助生病的同学。
④小刚非名牌衣服不穿。
⑤小超考试时帮同学传递答案。
(1)(5分)结合“八荣八耻” 的内容,请你说说上述学生中存在的现象哪些属于荣,哪些属于耻?请选择其中一则现象简要说明理由。
(2)(2分)针对上述某一可耻行为,请你提出解决的方法。
54、(8分)最后,我们来到我国的少年科技馆参观,发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产品单位重量的价格比较表(20世纪)
年代 |
代表产品 |
价格(元/千克) |
比前10年提高(倍) |
50 |
钢材 |
<10 |
|
60 |
汽车 |
30 |
10 |
60 |
洗衣机 |
60 |
10 |
70 |
电冰箱 |
90 |
10 |
80、90 |
计算机、软件 |
>1000 |
百、千、万 |
材料二:科技从发明到应用于时间比较表
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产品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上
(1)(3分)上述图表说明什么?
(2)(5分)联系材料与我国的现状,结合个人成长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打算。
八荣八耻篇
53、(7分)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一文明小区进行参观,发现小区采取以下做法:
①小区大门口的光荣榜里张贴了很多照片,其中有孝敬父母的子女照片,也有关爱子女的父母照片。
②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了小区财务公开表,各种账目清清楚楚。
③小区里的体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许多居民正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进行娱乐活动。
④小区里正在进行“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1)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做法,说明小区这样做的依据和意义。
我选择第 项做法。(要求:只需填写序号)
依据:(2分)
意义:(3分)
(2)(2分)为了响应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你认为小区还可能采取哪些做法,请写下来。(要求:至少两条,要具体规范)
科教兴国篇
52、(10分)我们小组来到西部一边远山区进行考察。
材料一:我们发现该地区道路崎岖不平,经济落后。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这里的人学科技的少,打麻将的多;上高中大学的少,新出生的孩子多;能吃苦挣钱的少,好逸恶劳的多。
材料二:回想我们已去过的东部沿海大城市,那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各类学校随处可见,公园里小朋友们玩得乐此不疲。
(1)(4分)看了上述两则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6分)有人提出“要解决山区存在的问题,唯有大力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发展起来,其他的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针对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和谐社会篇
51、(13分)首先,我们小组来到了一名胜古迹处游玩。
我们发现一些洁白的雕像被游人印上了许多乌黑的手指印;有些游人还爬上雕像拍照。这时我们还发现前面几名青少年正在一雕像上刻自己的名字,原本精美的雕像被无辜地贴上了别人的标签,雕像也面目全非,令人心痛不已。
(1)(6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青少年的行为。
(2)(5分)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谈谈养成守法习惯对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的意义。
(3)(2分)请结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两条警示标语。
科学发展篇
50、2006年3月25日,“我爱南京”主题文化活动拉开帷幕。此次举办以“我爱南京”为主题的读书节文化活动
A、是我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举措
B、有利于南京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C、是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D、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我们初三(5)班的四名兴趣小组成员准备利用“五·一”长假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
时间:2006年5月1-7日。
地点:部分旅游胜地、西部一些农村、东部一些城市、个别文明小区。
方式:实地走访。
目的: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认识。
道德法制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