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05年7月,深圳歌唱演员丛飞的名字在网上、电视上广为传颂。在自己身患重病,急需用钱时,却依然继续捐资助学,帮助贵州贫困地区的187名贫困学生上学。从丛飞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时,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②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升华③只懂得奉献,不懂得回报的人是没有意义的④只有建立在权利和享受之上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战辉的颁奖词是: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的小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都是强者。我们向他学习,就要学习他①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③生活中遇到大的困难,及时向社会求助④注重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在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如下岗失业职工有基本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等,由于这些保障制度。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正义制度要求我们充分尊重人的各项权利。
B.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正义。
C.有了这些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失业,我们也不用再找工作。
D.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保证大家同时富裕。
5.为更好地完善自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对自我负责;经营者生产廉价质优的商品,诚实守信,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报纸杂志撰文真实,正确掌握舆论导向,这是对社会负责;我们保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全社会、全人类负责。人们如果不承担许许多多的责任,其后果可能是
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②受到法律的惩罚③受到舆论的谴责④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06年3月9日《楚天金报》报道,湖北省沙市五中不久前搬至新校区,高中女生入住学生公寓不久,便发现宿舍防盗门上的“猫眼”装反了,从门外透过“猫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宿舍里面,而从宿舍里面往外看,却什么也看不到。对这件事,正确的看法是
①反装“猫眼”是为了老师查房方便,有利于强化学生管理②在学校内部,都是自己的老师或同学,“猫眼”反装正装无所谓③这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④这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⑤这是违反我国宪法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②③④
3.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6年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说明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其他文化步值得一提
B.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C.外国人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更好
D.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应保护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2.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经济结构继续改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上述材料反映了:①经济实力持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②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继续上升③我们向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率先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在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六届____中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构建社会主义__________问题。
A.六;新农村 B.六;和谐社会 C.五;新农村 D.五;和谐社会
12.在学校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初四(1)班就下面生活中的两个镜头展开了热烈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别对这两个生活镜头发表自己的看法。(8分)
1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 年12 月29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自2006 年起,全国免征农业税.这一富民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山东一农家的春联“春雨无意洒田亩,政府有心富农家”,正是广大农民喜悦心情的真实写照.
(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哪几个角度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3 分)
(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请谈谈你对春联中反映的“富农家”,重要性的认识。(3 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