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52312  152320  152326  152330  152336  152338  152342  152348  152350  152356  152362  152366  152368  152372  152378  152380  152386  152390  152392  152396  152398  152402  152404  152406  152407  152408  152410  152411  152412  152414  152416  152420  152422  152426  152428  152432  152438  152440  152446  152450  152452  152456  152462  152468  152470  152476  152480  152482  152488  152492  152498  152506  447090 

1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下列事件中能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有

①1998年,面对滔滔洪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奋勇抗洪,取得最终胜利 

②2006年7月1日,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③中国积极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努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④2006年9月28日,我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⑤小林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同学们向他请教问题,他认为太容易,不值得回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12.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需要在公民中大力提倡“绿色行为”。下列行为属于“绿色行为”的有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爱护每一块绿地 

②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不捕食野生动物,提倡吃素食,不吃鱼肉 

③在居室庭院中种植绿色植物 

④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代车 

⑤使用可再生材料制作工作、生活用品,使用节能灯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11.据报道,“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2OlO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代表们在讨论和审议时普遍认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①为了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 

②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④让人们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减少消费量,节衣缩食,增强综合国力 

⑤为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10.在我国,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的水稻和60%的水稻产量,来自袁隆平及其助手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各种品系的杂交水稻在20年内为我国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②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⑤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目前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9.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对缩小差距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一些关键领域或产业,总是受制于人,当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了十分迫切的课题。下列对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想要真正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靠创新 

③创新是科学家的专利,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④创新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新发明、新想法、新观点,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设计

⑤创新源于生活,关键在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8.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85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把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成为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胡锦涛同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

①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②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人民无后顾之忧 

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⑤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7.下列事件中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是

①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②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③国家统计局公报称2005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亿756万(未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省人口数) 

④200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6.促进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基础。对此正确的是

①公平正义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②公平正义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③公平正义使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得到激化,不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 

④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5.10月27日,三峡水库成功实现   米蓄水目标。三峡工程从围堰挡水发电期正式进入水库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开始全面发挥

   A.165   B.175   C.185   D.156

试题详情

4.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发扬了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获得金牌   枚,奖牌总数达   枚,确立了在亚洲体育中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A.165  326   B.165  316   C.156  316   D.156  376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