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52632  152640  152646  152650  152656  152658  152662  152668  152670  152676  152682  152686  152688  152692  152698  152700  152706  152710  152712  152716  152718  152722  152724  152726  152727  152728  152730  152731  152732  152734  152736  152740  152742  152746  152748  152752  152758  152760  152766  152770  152772  152776  152782  152788  152790  152796  152800  152802  152808  152812  152818  152826  447090 

5.在上海复兴中路人行道改造中,首次使用了全新的生态透水道路系统,道路像人体呼吸一样,雨天可以吸收雨水,夏天可以“排汗”,缓解了城市积水和热岛效应两大难题。这说明:

①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②现代科技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④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4.2006是中国环境形势特别严峻的一年。全年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国务院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 %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告诉我们应该:

①减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②停止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步伐  ③认真贯彻执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刑罚处罚  ⑤经济建设与环境的保护协调发展  ⑥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试题详情

3.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造成这些灾害的原因有: ①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②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③发展经济必然破坏环境④人口剧烈膨胀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2006年12月23日,重庆大学50多名青年志愿者走进重庆永川市社会福利院,帮助60多位老人整理房间、包饺子,表演小品、歌舞。这些青年志愿者:

①不务正业,会耽误自己的学习  ②实施的是亲社会行为  ③是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符合  ⑤说明参与社会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履行的法律义务  ⑥是大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试题详情

1.中国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王励勤、张怡宁都没有参加在多哈举办的第15届亚运会,男队主教练刘国梁指出: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最有实力的人去掉,一方面是对队伍能力的考验,另一方面也给了新人表现的机会。对于乒羽中心的决定,王励勤、张怡宁都表示理解和服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个人利益优先,集体利益居次     B.以集体利益为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

  c.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需要 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试题详情

16.材料:2006年12月27日人民网报道,某一中学针对一些同学学习压力大,跟父母无法沟通,在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以及青春期成长发育方面存在种种困惑等开辟了“发泄墙”,让学生自由涂鸦释放压力。

   针对材料中的这些情况;某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2分)

   (2)在班会上需要交流对青春期成长发育方面存在种种困惑的看法,请给出你的观点。(4分)

   (3)为缓解青春期烦恼,请你为同学们提出建议。(4分)

试题详情

15.材料:2006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水暖工刘兆滨,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冰雪严寒,只要住户一个电话,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抢修现场,常常是“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冰痂子”。他说:“天天修上水、通下水,水淋淋、臭烘烘,但我乐在其中为群众解难事,我无怨无悔”。

   (1)你认为刘兆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2)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如何向刘兆滨学习?(5分)

试题详情

14.材料:小华现年16岁,某校九年级学生。原本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离异后,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但父亲忙于生意,一直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与生活。此后,小华觉得在家无聊,便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在那里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从此,他经常迟到、旷课;多次敲诈勒索低年级同学,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此,老师总是训斥并通知他的父亲将其领回家中“休息”一周,回到家中,父亲觉得恨铁不成钢,将小华痛打一顿,并将其关在家中。两天后小华趁父亲午睡之际逃出家门。后来,为了搞点钱上网、玩乐,他参加了一起抢劫活动并在慌忙逃跑时用随身携带的管制刀具将对方刺成重伤,最终,小华也因此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小华的哪些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得有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3分)

   (2)由小华蜕变的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3分)

(3)分析小华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并据此谈谈怎样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4分)

试题详情

13.材料:2007年1月15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良好的生活情趣,比如垂钓、集邮、旅游、琴棋书画,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驱赶身心的疲惫,享受生活的美好,陶冶高尚的情操,甚至可以提升人格魅力。爱因斯坦一生钟情于小提琴演奏。孔子爱好音乐,听得一段好曲,能“三日不知肉味”。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显示他那“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宽广胸怀和坚定信念。

   (1)怎样评价爱因斯坦、孔子和毛泽东的生活情趣?(3分)

(2)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高雅情趣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