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最近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转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撞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汽车在转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离心运动
B.由图可知汽车在转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作向心运动
C.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公路转弯处应该设计为内侧高外侧低
D.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公路转弯处应该设计为外侧高内侧低
1.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 ( )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 C.竖直向上 D.垂直斜面向上
18.(12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同的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A与最低点B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2)若小球的最低点B的速度为20m/s,为使小球沿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为多少?
17.(12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对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16.(8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内部的最低点,静止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下图示,当给小球水平初速度v0时,刚好能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在月球表面上发射一颗环月卫星,所需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大?
15.(8分)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S=100m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道口200m处,修路工恰在无论向右还是向左跑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位置左出口的距离多少?他奔跑的速度至少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
14.某同学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
,填入下表:
以为纵坐标,以s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图象 。
(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结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N。
(3)若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实验操作中改进的措施是 。
1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所示,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相重合,在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粘在坐标系中,求:(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三位数字。)
(1)第一个0.1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m/s,第一个0.1s末速度是 m/s;
(2)第一个0.1s内的初速度是 m/s,所剪的这0.6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
12.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及产生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C.物体克服某个力做功时,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
D.某个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
11.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