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57958  157966  157972  157976  157982  157984  157988  157994  157996  158002  158008  158012  158014  158018  158024  158026  158032  158036  158038  158042  158044  158048  158050  158052  158053  158054  158056  158057  158058  158060  158062  158066  158068  158072  158074  158078  158084  158086  158092  158096  158098  158102  158108  158114  158116  158122  158126  158128  158134  158138  158144  158152  447090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0,两底角分别为a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使a、b同时沿斜面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木块处于失重状态                  B.b木块处于超重状态   

C.楔形木块静止不动                   D.楔形木块向左运动

试题详情

18.[选修3-5](8分)(1)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核的质量为36.95658u,核的质量为36.95691u,的质量为0.00055,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3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质量为      Me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以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平板小车,小车足够长,质量M=4kg,求:

     ①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v;

②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E;

试题详情

17.[选修3-4](8分)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桶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桶高h=1m,桶底的圆心S点有一小突起。当桶内不装液体时,人从右边某位置沿桶的边缘向下看去,刚好能看到桶底的最左端。现缓慢地向桶内倒入折射率的某种透明液体。

  (1)液面上升的高度x等于多少时,人在原位置刚好能看到桶底圆心处的小突起S?

  (2)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求光在这种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试题详情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题号、解答过程写在第II卷的答题框中,答在本卷上的答案无效。

16.[选修3-3](8分)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b为等容过程,b→c等压过程,c→a为等温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绝对温度,在状态b时的体积,求:

  (1)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

  (2)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Vc

  (3)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过程中对外做的功W。

试题详情

15.(15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上,轻弹簧左端固定,自然状态时右端位于P点。现用一质量m=0.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后释放,物块P点时的速度经过水平轨道Q点后恰好沿半圆轨道的切线进入竖直固定的圆轨道,最后滑上质量m=0.9kg的长木板(木板足够长,物块滑上去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已知PQ间的距离,竖直半圆轨道且半径R=1m,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

  (1)判断物块经过Q点后能否沿圆周轨道运动;

  (2)求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x

试题详情

14.(11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沿与水平面成的方向匀速运动,进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后,从水平金属板M左端下边缘附近水平射出磁场,进入两平行金属板M、N间,恰好从N板右边缘飞出。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两带电极板M、N板长为,间距为d,板间电压为U,不计粒子重力。

  (1)分析判断极板M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2)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3)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入射点与离开磁场时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

试题详情

13.(8分)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现有如下器材: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几千欧)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30kΩ)

    C.定值电阻R(3.0k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9V,内阻约2Ω)

    F.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因为所给V1、V2的内阻及定值电阻R都很大,即使它们并联所得电阻也很大,故最大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必须使用      接法(“分压”或“限流”)才能对电路起到控制作用。

  (2)待测电压表V1两端的电压值可以由V1的示数直接读出,通过V1的电流因缺少电流表面不能直接测量,但可以借助题中给出的定值电阻R、电压表V2间接的测出。为了测出通过V1的电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三种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同学设计的电路。

  (3)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压表V1内阻的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4)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电压表V1内阻的表达式r=    ;式中各直接测得量的意义是                      

试题详情

12.(6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表格中记录的是物体做直线运动中测得的位移x和对应时刻t的数据。

时刻t/s
0
0.89
1.24
1.52
1.76
1.97
位移x/m
0
0.25
0.50
0.75
1.00
1.25
T2/s2
0
0.79
1.54
2.31
3.10
3.88

   某同学将上表中时刻与位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位称成倍增加但所用时间不是成倍增加,即x与t不是正比关系,于是他猜想x与t2可能是正比关系。为验证他猜想的正确性,请在坐标纸上作出图线;如果他的猜想正确,请由图线求出x与t2间的关系式,并写在横线上:       。(斜率取2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1.(4分)某同学用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实验,其部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调整轨道末端B的切线水平,然后让质量m=0.1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项端的A点静止释放。图乙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个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代表的实际长度为4.85cm。已知闪光频率是10Hz。则:(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2)小球在轨道末端B点的速度v=    m/s(两问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0.如图所示,导体棒ab两个端点分别搭接在两个竖直放置、电阻不计、半径相等的金属圆环,圆环通过电刷与导线c、d相接。C、d两个端点接在匝数比的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变压器副线圈接一滑动变阻器R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导体棒ab长为(电阻不计),绕与ab平行的水平轴(也是两圆环的中心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如果变阻器的阻值为R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则(   )

    A.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

    B.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C.取ab在环的最低端时则ab中感应电流的表达式是

    D.ab沿环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