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58068  158076  158082  158086  158092  158094  158098  158104  158106  158112  158118  158122  158124  158128  158134  158136  158142  158146  158148  158152  158154  158158  158160  158162  158163  158164  158166  158167  158168  158170  158172  158176  158178  158182  158184  158188  158194  158196  158202  158206  158208  158212  158218  158224  158226  158232  158236  158238  158244  158248  158254  158262  447090 

19.“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4分)

试题详情

17.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

试题详情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第Ⅱ卷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

B.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6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腊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试题详情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走进白云观.庄致和见那道人骨瘦如柴,仿佛大病初愈的模样.却又目光如电,炯炯有神,心中不免暗暗吃惊。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D.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震撼着你,使你惊异于击鼓人那瘦小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