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1486  161494  161500  161504  161510  161512  161516  161522  161524  161530  161536  161540  161542  161546  161552  161554  161560  161564  161566  161570  161572  161576  161578  161580  161581  161582  161584  161585  161586  161588  161590  161594  161596  161600  161602  161606  161612  161614  161620  161624  161626  161630  161636  161642  161644  161650  161654  161656  161662  161666  161672  161680  447090 

2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多处用语不当,请你指出两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鲜明。(2分)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国各医院应该查封、扣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的产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们予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①_______改为_______     ②_______改为________

试题详情

17.按提示要求填空。(6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近的。

(2)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       ,        ”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3)宋词有两种主要艺术风格。“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易安和幼安分别指宋代词人      和辛弃疾。别里科夫、玛蒂尔德、欧也妮·葛朗台分别是俄国作家       、法国作家莫泊桑和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物。

试题详情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文字,作者从一般起笔,指出古代君子喜爱各种花草树木或者喜欢以玉石作佩饰,并非缘于好玩,而是取其象征义,以此或“比德而自励”,或“惩志而自警”,来“进德修业”。

B.第2段紧承上文,说明了会稽人黄中立修筑“尚书亭”及其修筑原因--“好植竹,取其节。”黄中立喜欢“岁寒四友”之一的“竹”,是“尚”竹之“节”--“柔体而虚中”。

C.第3段文字,作者将抒情、议论、描写相结合,先阐述了“节”之含义,再具体描绘“竹”能“涉寒暑,蒙霜雪”,“不为风雨摧折”傲然挺立的姿态。作者充分肯定了黄中立“以节言竹”的看法。

D. 最后2段,作者先盛赞黄中立在“世衰道微”的今天能“以节立志”的精神,再揭示“节”的作用--能使植物“畅茂条达”,再结合古代具体实例,说明了“节”之于人意义重大的道理。作者借题发挥,写得汪洋恣肆,开合自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20080530
 
四、(17分)

试题详情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体现作者“观而喜之”的情感的一组是    (   )

①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

②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

③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④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

⑤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

⑥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试题详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试题详情

   尚节亭记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注]易①,指《易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乎有焉    裨:好处         B.不卉木也     特:只是

C.能以节立身者矣  鲜:少     D.而之曰“尚节之亭”  名;名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