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14  1622  1628  1632  1638  1640  1644  1650  1652  1658  1664  1668  1670  1674  1680  1682  1688  1692  1694  1698  1700  1704  1706  1708  1709  1710  1712  1713  1714  1716  1718  1722  1724  1728  1730  1734  1740  1742  1748  1752  1754  1758  1764  1770  1772  1778  1782  1784  1790  1794  1800  1808  447090 

3、文中谈到,当国门打开之后,我们陡然发现,世界竟如此斑斓,我们却良莠不齐。这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国艺术家面对西方斑斓的艺术世界,产生了焦躁心态。

B.中国人、中国艺术家的审美精神空间出现了一时的空洞。

C.中国艺术家在表现艺术内涵时,所具有的风格、形式以及采用的手段、材料相对贫乏。

D.西方的艺术形式以及艺术思潮之间的继承关系、平行关系或对立关系被隐盖了、消

弥了、颠倒了。

试题详情

2、对文中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条饥肠辘辘的汉子”比喻否定了过去的审美观后,亟待填补审美空间与思想空间的中国人。

B.“西风正劲”指的是西方流行的所有艺术形式及艺术思潮蜂拥而至。

C.“眼花缭乱” 指的是摘拾回来的西方艺术观念众多、主义众多、流派众多。

D.“没有句读的一页”比喻国内美术事业发展中的这个阶段的杂乱无章。

试题详情

1、第二段最后一句中的“这种状况”指的是什么?请选出概括最全面的一项(    )

A.有意无意地隐盖、消弥、甚至颠倒西方艺术流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平行关系或对立关系。

B.对西方艺术流派间的关系及西方艺术的特点的错误行为或错误认识。

C.有意无意地忽略、抹煞、甚至调和西方艺术流派的虚实和优劣。

D.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拙劣或巧妙的模仿,导致了艺术精神的贫乏,也导致了艺术语言的单调。

试题详情

4.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君子”虽然“倡合纵,拒强秦,做了不少事情”,但都有见识浅薄的缺陷。

B.作者认为,没有“四小人”就没有“四君子”,“四小人”当与“四君子”齐名。

C. “四小人”大智大勇,他们留下的精彩、生动的故事,是历史罕见的。

D.在看到“四君子”声名显赫的同时,还应看到比他们声名更显赫的“四小人”。

 

(二)

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特殊的一页。

在近十余年里,从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作品开始,到西方当下的艺术形态,一百余年来,西方世界流行的所有艺术形式以及引发它们或它们引发的艺术思潮,几乎都在中国艺术舞台上粉墨登场――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拼合艺术、光效应绘画……它们或先或后,或以原作展,或以印刷品,蜂拥而至。而在这一进程中,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平行关系或对立关系被有意无意地隐盖了,消弥了,甚至颠倒了;它们的虚实、优劣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抹煞了,甚至调和了。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曾经盛行一时的审美观和它从属于的价值观、历史观被毅然决然地否定、扬弃后,中国人的审美空间与艺术家的思想空间亟待填补,从数千年历史所积淀的文明形态中还一时难以提取与刚刚被否定、扬弃的一切都绝然不同的东西,推倒重来还需要一个过程,最实用、最快捷的手段是拿来主义,而这又和对外开放的大气候相一致。一扇陡然敞开的大门,不可能保证陡然进入的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条饥肠辘辘的汉子面对一大堆食物,是不可能细嚼慢咽的。然而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既不是一个狭小局促的盒子,也不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它既需要充实,也需要秩序,需要艺术精神空间的建构。我们不否定十余年来,艺术家、理论家在艺术精神空间建构上的努力,但这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到如今,除了画册越来越精美外,我们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可以说进展缓慢,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想背景,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清理与分析。中国人、中国艺术家既应该撰写自己的美术史与美术批评史,也应该对世界美术及其批评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方向加以评说、检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艺术创作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在艺术内涵上,强调浪漫主义;在艺术语言上,强调写实主义。这样既导致了艺术精神的贫乏,也导致了艺术语言的单调。西方现代艺术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语言,也开拓了中国艺术家的思路。但是,中国人有自己民族的审美习惯,中国人对自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或者说中国的艺术家应该有对于世界美术史的独特贡献。然而,对于艺术语言的相对贫乏单调,我们在国内常常看到的,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拙劣或巧妙的模仿,是对西方艺术思潮的明确或模糊的响应。

国门甫启,西风正劲,中国艺术陡然发现,世界竟如此斑斓,我们离世界竟如此遥远。新鲜感不久即兑换成了失落感。失落而思奋起,或走向沉思,或走向烦躁。遗憾的是,沉思者难得一见,烦躁者比比皆是。烦躁的艺术家、批评家一同扑向门外刚刚展露的那个世界,你摘一捧,我拾一堆,东南西北,满载而归,刚刚放下,又扑回去。观念众多,主义众多,流派众多,摘拾时还有些清醒,摘拾完便有些眼花缭乱,心绪不宁,手足无措了。个中有少数明智者,蓦然回首,顿时醒悟,开始拾掇,但又觉得头绪繁杂,理不胜理了。中国艺术要发展,中国艺术要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抓紧对“进关”的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想基础的清理、检讨。否则中国美术史上的这一特殊之页将是没有句读的一页。

试题详情

3.作者在该文中指山:“舍‘四小人’则无‘四君子”’。下列不是该结论的根据的一项是(    )

A.靠冯谖的帮助使孟尝君得以复位,在祸乱中全身。

B.靠毛遂帮助,促成楚赵结盟,解邯郸之围。

C.靠侯嬴的帮助,信陵君得以窃符救赵。

D.靠朱英的帮助,春申君得以避免“毋望之祸”。

试题详情

2.“四小人”青史留名,靠的是什么? 下列分析正确的项是(    )

A.靠的是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

B.靠的是他们“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念。

C.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大智大勇的拼搏。   

D.靠的是他们不甘埋没于众生的自信。

试题详情

1.以下不是作者认为战国“四君子”能成为乱世枭雄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四君子”倡导合纵,共拒强秦。

B.“四君子”广揽人才,为这些“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环境。

C.“四君子”确实做了许多“益国利君”之事。

D. “四君子”仗恃先天的权财和众多的门客,成就了美名。

试题详情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半球冬季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还有2/3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

B.如果气温全面上升“归因于自然”的说法被证实,那么,以往的“温室效应”归因说将被基本否定。

C.华莱士认为“气温的全面上升”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忽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D.南半球陆地少,海洋多,冬季与夏季的温差应该比北半球小。

 

 

(一)

“四君子”与“四小人”

①战国时期的风诡云谲之中,士争雄、国争霸的社会场景在历史上留下的画卷之繁复、之错综、之精彩、之生动,的确是罕见的。而提及战国,自然要提及名噪一时的乱世枭雄――“四君子”:齐之孟尝、赵之平原、魏之信陵、楚之春申。他们广养门客,苦心经营,倡合纵,拒强秦,确是做了不少事情,或亦不愧“君子”之称。但是,较之隐没在这“四君子”之后的“四小人”――冯谖、毛遂、侯生、朱英,则“四君子”的名望与声威就过于显赫了些。

②据《战国策》等典籍载,冯谖初投田文时并未受到重视,被冷落在“传舍”,他之所以未被赶走,恐怕只是因为孟尝君不愿损害自己那“好客”之英名。之后,冯每提一点改善生活待遇的要求,便会引来田文的不快;而当冯在薛地烧券书“市义”,使田文小小地受了点暂时的损失时,后者更是勃然大怒,连忙派人将冯找回来:由此可见,孟尝君既乏见识,更少涵养,他之所以失位后能复位,祸乱中能全身,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靠了冯的相助。

③再像平原君的杰作――与楚合纵而解邯郸之围,借重的也是自荐的毛遂。临行前,赵胜不仅对处其门下三年之久的毛遂一无所知,还臆断毛“无所用”;殊不料,毛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促成了楚赵的结盟,歃血堂下。没有毛,此行或难有此功,至于窃符救赵的信陵君无忌,尽管为后世传为美谈,但他的窃符之计,夺兵之招却均出自大梁夷门的监者侯嬴。若仅就窃符救赵一节而言,无忌不过是个无所顾忌的村夫莽汉而已。要不是得到过他的一点“感情投资”的侯生全身心报恩。那么“君子”之名是断然落不到信陵君头上去的。

④同样的。春君黄歇的门下观津人朱英,也为这位楚相出过不少颇有远见的主意。比如,在“魏旦暮亡”的形势下,他建议黄歇重新部署国家的防卫系统,“去陈徙寿春”就是一着高棋。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春君以“已有身(孕)”之妻进于楚王(考烈王)而该妾被立为王后之日,朱英便敏锐地预见了春君的“毋望之祸”,多次提醒黄歇提防“毋望之人”李团(该妾之兄),但黄歇不以为意,以致受挫。

⑤由此看来,舍“四小人”则无“四君子”,这应当不是牵强之说。事实上“四君子”之成为“君子”,主要是靠了天生的门第、财富和权势,以及一点点“投资意识”;而“四小人”得以名垂青史,则完全是靠其自身的胼手胝足,殚精竭虑,历死地,处险境。每每把命攥在手心,把“运”系于口舌,靠大智、大勇的拼搏,

⑥所以,在看了“四君子”们的脸面之后,还要再看一看他们的身边、身后的。

试题详情

3.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

A.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75年以来的气温的变化与自然变化有关。

B.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C.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的行为与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不无关系。

D.“温室效应”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试题详情

2.下列对“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这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冷气团分别吹过北半球各大陆和海洋所造成的气温变动,反过来可以表明“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B.对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的认识上的变化,反过来,可以证明“温室效应”对气候变暖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C.温室效应引起的相当程度上的气温变化,反过来可以说明人类行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有多么严重。

D.近几十年来气温上升变动和月温差的变化,反过来表明以往对全球变暖原因的解释是靠不住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