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017  17025  17031  17035  17041  17043  17047  17053  17055  17061  17067  17071  17073  17077  17083  17085  17091  17095  17097  17101  17103  17107  17109  17111  17112  17113  17115  17116  17117  17119  17121  17125  17127  17131  17133  17137  17143  17145  17151  17155  17157  17161  17167  17173  17175  17181  17185  17187  17193  17197  17203  17211  447090 

(1980年理科第八题)已知0<α<π,证明:并讨论α为何值时等号成立

试题详情

证:略

【评析】这个题当时答案是用坐标法的距离公式证明的,但是距离公式是由勾股定理推导出的,因而形成“因为A……所以A”的循环论证错误,而得出一般用拼图法得到;拼图法能否算作证明还在争论中,但当年多数省市按错对待。结论: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不能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

试题详情

(1979年文科理科第四题)叙述并证明勾股定理

试题详情

【评析】该题解答有误,应该加上条件(x≠±4,相应曲线为以(±2,0)为焦点、以8为长轴的椭圆,去掉长轴的两个端点)。结论:说明轨迹、图形的问题要保证惟一及等价。

试题详情

(1977年上海理科第6题)已知两定点A(-4,0)、B(4,0),一动点P(x,y)与两定点A、B的连线PA、PB的斜率的乘积为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把它化为标准方程,指出是什么曲线

解: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是

试题详情

解:原方程可展开为

【评析】该题从一般情况下考虑(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为极轴且长度单位不变),但没有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以致于该题出现的情况是:一般的学生答的好,程度很高的如参加竞赛的学生反倒没有答好!属于交代不明出现的失误。

试题详情

(1977年江苏第1(5)题)把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试题详情

解:当

【评析】该题引发了分段表示法的争论,结论,如果是分段出现的,结果一般用分段函数形式给出

试题详情

(1977年黑龙江第2题第(1)问).计算下列各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