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615  1623  1629  1633  1639  1641  1645  1651  1653  1659  1665  1669  1671  1675  1681  1683  1689  1693  1695  1699  1701  1705  1707  1709  1710  1711  1713  1714  1715  1717  1719  1723  1725  1729  1731  1735  1741  1743  1749  1753  1755  1759  1765  1771  1773  1779  1783  1785  1791  1795  1801  1809  447090 

1.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

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

试题详情

4.文中说:“有人把这道理归纳为什么‘粗犷的美’、‘柔细的美’之类,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妥当。”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当?下列答案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粗犷的美”、“柔细的美”不能包含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

B.因为粗犷和细腻不是什么“粗犷的美”、“柔细的美”。

C.因为“粗犷的美”、“柔细的美”这样的说法,有忽视思想和素材的倾向。

D.因为思想和素材才是决定“粗犷的美”和“柔细的美”的惟一条件。

 

(五)

“韦编三绝”正读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间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试题详情

3.齐白石那些没有画完的画,给作者的启示是 什么?下列答案恰当的一项是(    )

A.常人认为泼墨意笔容易画,精细的工笔难画,其实意笔比工笔难画。

B.在齐白石的心中,精细的工笔易画,泼墨的意笔难画。

C.齐白石精神状态好的时候才画泼墨植物图。

D.简要概括往往比精雕细刻更难。

试题详情

2.作者从齐白石意笔和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下列答案不妥当的一项是(     )

A.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植物和草虫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B.要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概括必须粗放,刻画必须细腻。

C.只有概括粗放,刻画细腻,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

D.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试题详情

1.关于齐白石老人的草虫画,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A.齐白石老人用粗犷的意笔画植物,用精细的工笔画草虫。

B.植物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的,而草虫则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

C.植物和草虫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D.植物为草虫提供了活动的背景,使小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试题详情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沟通,尽管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出现文化的断裂和异己文化的顶替。

B.一场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往往比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恢复的势头更劲,“文革”结束后西方文化思想迅速涌入中国就是其例证。

C.未来世界将不再只是西方中心话语和文化霸权,东方文化将与之平分秋色,所以保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独立生存,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工作。

D.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也就是人们追求西化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身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四)

粗犷与细腻

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象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像的那“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穿到艺术各部门中去。在表现层恋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音节,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有一生一旦唱它半天的精工片断……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你不禁惊异地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则的精髓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有人把这道理归纳为什么“粗犷的美”、“柔细的美”之类,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妥当。不能离开思想和素材来谈美。既概括而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至于它所达到的效果如何,就要看它所服从的主题思想和素材如何来决定了。

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

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惟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辨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技巧问题归根到底离不开思想水平和生活积累,如果这些东西不足,还谈什么“由博返约”的概括凝练和神态栩栩的细腻加工呢!

(节选自秦牧《艺海拾贝》)

试题详情

3.对“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没落,这是无可挽回的趋势,也是一种浓重悲凉的文化悲剧。

B.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已经“板结”,形成了“文化荒漠”。

C.在全球化趋势和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就是保持民族的独立,对此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感、紧迫感。

D.“中国向何处去?”不只是政治化的问题,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迷惑。

试题详情

2.对“儒家文化的现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没有了。

B.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C.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被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选择。

D.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尚有残存,但已陷入生存危机。

试题详情

1.对“判断一个文化是否还存在的具体标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传人存在与否                 B.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存在与否

C.基本价值取向发挥作用与否         D.独特语言存在与否

试题详情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艺术要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有自己民族的审美习惯。

B.作者认为中国艺术要发展,必须抓紧对“进关”的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想基础进行清理、检讨。

C.作者认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引进既丰富了中国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开拓了中国艺术家的思路,同时也导致了中国艺术家艺术理念的混乱、艺术精神的贫乏。

D.作者批判了当前对西方艺术思潮囫囵吞枣的做法,强调艺术的借鉴要去粗取精、洋为中用。  

 

(三)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