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分)用名称或化学用语填空:
①I_____________,②2个汞原子_____________,③3个氯离子_____________,
④2P2O5_____________,⑤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_____。
(三)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最重要方法
14.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时,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B.清洗玻璃仪器时,先清洗内壁再清洗外壁
C.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时,先向右盘中加大砝码再加小砝码
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试管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至0.5g处
C.进行过滤操作时,不要用玻璃棒
D.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
16.若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区别开来,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通人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C.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插入到两瓶气体中
D.分别通人蒸馏水中
17.在对氧气的化学性质所进行的探究活动中,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氧气和石蜡反应,生成物全部是气体
B.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丝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1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19.下列情况下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 图书档案室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电器因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灭
20.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 )
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B.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化学能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化学
7.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现在化学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科普或广告用语中,不符合科学的是 ( )
A.本产品属天然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B.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会增大患肺癌的可能
C.幼儿补钙有利健康发育
D.使用可降解塑料食品包装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H2O C.KClO3 D.NaOH
9.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带火种的标识是 ( )
10.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5 C.+6 D.+7
11.我们所研究的一些物质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高锰酸钾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
C.氧气用作火箭的燃料
D.氩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2.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B.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D.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13.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镇江市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物质能放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
A.瓜皮果壳 B.鱼骨头 C.废铁锅 D.废旧陶瓷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学习化学需要善于观察身边的物质
1.5月15日是我国“防止碘缺乏病日”,防止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下列关于“加碘食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碘食盐”是纯净物
B.“加碘食盐”不溶于水
C.“加碘食盐”中有碘元素
D.“加碘食盐”中有碘单质
2.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对玻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3.大庆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分馏塔中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时分别有液体汽化出来,再冷凝分离,这种操作称为分馏。石油分馏可得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
A.化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混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名称、化学式、颜色完全一致的是( )
A.液氧 O2 无色
B.水 H2O2 无色
C.四氧化三铁 Fe3O4 黑色
D.高锰酸钾 K2MnO4 紫黑色
5.H2O分子的比例模型是:,H2O2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 则表示氢气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 )
A B C D
6.海洛因、鸦片、大麻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品,其中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 ,下列关于大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麻以碳、氢、氧三种单质存在
B、大麻分子由21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C、大麻由21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大麻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1∶30∶2
15.(14分)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过量盐酸;
(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V mL。
问题:如果称量样品时,砝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实验者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定的碳酸钙的纯度会 (偏高、偏低、无影响)
[方案I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用c mol/L 盐酸 V mL(过量)溶解样品;
(3)取溶解后的溶液mL,用C′mo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mL。
问题1: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
。
问题2:加盐酸后是否需要滤出SiO2后再用NaOH滴定 (填选项编号)。
A.需要 B.不需要 C.均可
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
[方案II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高温(1000℃)煅烧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质量为M′g。
问题1:为什么要煅烧至1000℃且“直至质量不再改变”?
;
问题2:本方案中的“冷却”应如何操作
[方案IV](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足量Cmol/L盐酸V mL使之完全溶解;
(3)过滤并取滤液;
(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mol/L Na2CO3溶液V′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g。
问题1: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填选项编号)。
A.C、V B.C′、 V′ C. M′ D. M
问题2:为减少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 (填选项编号)。
A.精确测定Na2CO3溶液体积V′ mL
B.精确配制浓度C′mol/LNa2CO3溶液
C.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洗涤也应并入(4)中
D.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M′g备用
问题3:步骤(5)中要将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钠纯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综上所述,你认为4个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 ,其它方案的缺点分别是:
方案IV:沉淀的洗涤、干燥、称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方案 ; 。
方案 ; 。
14.(14分)
A、B、C、D、E、F、G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七种物质,其中B、C、F是单质;常温下B、C、E为气体;A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图中反应②的部分产物未表示出来。)
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
(1)经测定G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3)这七种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有___________ (用化学式回答)。
13.(8分)(1)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索和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以及结论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用托盘天平称量重11.7g氯化钠晶体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溴水
C.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碳酸钠
D.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E.仅用蒸馏水和pH试纸作试剂,就可鉴别pH相等的H2SO4和CH3COOH溶液
12.单质A能在溶液中置换单质B,则单质A不可能是
A. 氯气 B. 铜 C.氢气 D. 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1.以下集气装置中不正确的是
A.H2S的收集 B.NO的收集 C.NH3的收集 D.Cl2的收集
(液体为H2O) (试管口为棉花) (液体为H2O)
10.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A.雾 B.蛋白质溶液
C.NaCl溶液 D.新制Cu(OH)2悬浊液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