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1898  171906  171912  171916  171922  171924  171928  171934  171936  171942  171948  171952  171954  171958  171964  171966  171972  171976  171978  171982  171984  171988  171990  171992  171993  171994  171996  171997  171998  172000  172002  172006  172008  172012  172014  172018  172024  172026  172032  172036  172038  172042  172048  172054  172056  172062  172066  172068  172074  172078  172084  172092  447090 

3.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其氯化物分子内键型相同,故其氯化物晶体的熔点都较低。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

B.Be(OH)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O

C.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虽然BgCl2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但熔融态的BeCl2却不能被电解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同温、同压下)中Q1大于Q2(Q1、Q2为正值)的有

①:S(g)+O2(g)=SO2(g);   ΔH=-Q1kJ/moL

  S(s)+O2(g)=SO2(g);   ΔH=-Q2kJ/moL

②:C(s)+O2(g)=CO(g);    ΔH=-QlkJ/moL

   C(s)+O2(g)=CO2(g);   ΔH=-Q2kJ/moL

③:4Al(s)+3O2(g)=2Al2O3(s);  ΔH=-QlkJ/moL

   4Fe(s)+3O2(g)=2Fe2O3(s);  ΔH=-Q2kJ/moL

④:2H2(g)+O2(g)=2H2O(g);  ΔH=-QlkJ/moL

   2H2(g)+O2(g)=2H2O(l);  ΔH=-Q2kJ/moL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试题详情

26.(11分)已知Cl2在60 ℃的NaOH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现将Cl2通入足量的60 ℃的NaOH溶液中,若反应中共有1.5 mol电子发生转移且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500 mL。

(1)写出Cl2在60 ℃的NaOH溶液中符合本题情景的总化学方程式。

(2)计算各生成物(除H2O外)的物质的量浓度。

试题详情

25.(12分)反应aA(g) +bB(g) cC(g)+d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且起始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

(1)平衡时A与B的转化率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2)若同等倍数地增大A、B的物质的量浓度,要使A与B的转化率同时增大,(a+b)与(c+d)所满足的关系是(a+b)_______________(c+d) (填“>”“=”“<”或“没关系”)。

(3)设定a=2 ,b=1,c=3,d=2,在甲、乙、丙、丁4个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依次是2 mol、1 mol、2 mol、1 mol,B的物质的量依次是1 mol、1 mol、2 mol、2 mol,C和D的物质的量均为0。则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最大的容器是_______________,B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容器序号)。

试题详情

24.(9分)聚氨酯是主链上含有 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化合物,在高档家具所用低发泡材料方面用途广泛。其单体是异氰酸酯(O==C==N-R-N==C==O)和多元醇(如HO-R′-OH),高聚物结构简式为

(1)由上述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合成高聚物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某聚氨酯类高聚物结构简式为:

它由异氰酸酯A和多元醇B形成,则A和B的结构简式为: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3.(10分)某链状酯A的分子式为C6H8O4Cl2,已知1 mol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假如水解完全)生成2 mol B和l mol C,且A与化合物B、C、D、E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C、D、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NaOH的水溶液中水解后的产物再酸化可得到有机化合物F,F可发生缩聚反应,写出由12个F分子进行聚合,生成链状酯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10分)A-L所代表的各物质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已知B、J是单质,A是化合物;E的溶液跟石炭酸溶液混合,溶液呈紫色。

A-L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B在A的浓溶液中反应而溶解的条件是__________而常温下B在A的浓溶液中难以反应而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F G+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转化成I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6分)在周期表的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上下或左右紧密相邻。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据此回答:

(1)甲元素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乙和丁所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提供的试剂有: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16HCl(浓)====2KCl+2MnCl2+5Cl2↑+ 8H2O

(1)装置H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气处理时关闭弹簧夹a和弹簧夹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

(3)处理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含0.032 mol HCl的浓盐酸跟足量高锰酸钾固体反应,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应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01 mol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