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2101  172109  172115  172119  172125  172127  172131  172137  172139  172145  172151  172155  172157  172161  172167  172169  172175  172179  172181  172185  172187  172191  172193  172195  172196  172197  172199  172200  172201  172203  172205  172209  172211  172215  172217  172221  172227  172229  172235  172239  172241  172245  172251  172257  172259  172265  172269  172271  172277  172281  172287  172295  447090 

19.(8分)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2)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16.(8分)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13+、[A1(OH)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B)在(A)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固体,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3)沉淀乙的成份可能是                          ,进一步判断乙的成份的实验方法是                                   

                                       

            

试题详情

15.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有NH4+、C1-、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可能满足:[C1-]>[H+]>[NH4+]>[OH-]

   B.若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1和NH3·H2O,则[NH4+]>[C1-]>[NH3·H2O] >[H+]可

    能成立

   C.若溶液中四种离子满足:[C1-]>[NH4+]>[H+]>[OH-],则溶液中有溶质一定只有

20070227
 
    NH4C1

   D.若溶液中[C1-]=[NH4+],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试题详情

14.已知:在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mol·L-1,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mol3·L-3。现向1L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L0.2mol·L-1CaC1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时,0.1mol·L-1HF溶液的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混合体系中,

   D.该本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试题详情

13.甲乙两种醋酸稀溶液,甲的pH=a,乙的pH=a+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倍

   B.甲、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为:c(甲)=10c(乙)

   C.中和含有等物质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种酸的体积(V)的关系:10V(甲)>V(乙)

   D.甲中c(OH-)为乙中c(OH-)的10倍

试题详情

1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如下平衡:2A(g)    B(g)。在相同条件下,若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或B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中A的质量分数比原平衡时              (   )

   A.都增大              B.都减少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试题详情

11.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的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X元素可能为A1 B.X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试题详情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用SiO2与焦炭制取单质硅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产物是CO

   B.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C.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和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Na2O2

   D.镁在空气中和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只有MgO

试题详情

9.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气体               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

 

   B.气体      气体               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C.某溶液         冒白雾              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

 

   D.某无色溶液              紫色

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试题详情

8.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钢铁吸氧府蚀的正极反应式:O2+2H2O+4e- →4OH-


 
    B.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Fe(OH)3↓+3H+

   C.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HCO3-+H2O    CO2-3+H3O+

20070227
 
   D.SO2气体通入溴水中的离子反应:SO2+Br2+2H2O=2H++SO42-+2HBr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