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
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溴水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
成反应。乙同学发现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尾气有特殊
难闻的臭味,据此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有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
提出必须使生成的气体先除去杂质气体,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制乙炔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乙炔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填下列各项中的序号)。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4)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下列各项的序号)。
①Cl2 ②H2S ③HCl ④CH2 CH2
该杂质气体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现有下列四种仪器,请你从中选用部分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有的可重复选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目的,将它们的编号填入图下方框,并在对应括号内填写装置内所盛放的化学药品。
编号 |
(a) |
(b) |
(c) |
(d) |
仪 器 |
![]() |
![]() |
![]() |
![]() |
|
|
(电石、水) ( ) ( ) ( 溴水 )
(6)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两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1.(2分)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
下述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量筒,该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3.5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是2.5℃
3.(4分)有某无色透明液体,该溶液与Al反应放出H2。溶液中可能只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几种:Mg2+、Ba2+、H+、SO、SO、HCO
、OH-、NO
,试根据下列条件,填写以下空白:
(1)若Al与其反应后生成Al3+,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可能有 。
(2)若Al与其反应后生在AlO,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可能有
。
2.(6分)X、Y、Z、W为常见的4种单质,其中,X是固体,组成该物质的元素在地壳中
的含量居第四位。常温下,Y是深红棕色液体,Z是无色气体,W为黄绿色气体。B为
2核36电子的分子,B的溶液显强酸性。其转化关系如下:
(1)根据反应推断X、Y的化学式:X ,Y 。
(2)写出向A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中加入X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若向C中通入过量的W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3分)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NO、O2、NH3、CO2、HCl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室温下,
50mL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少至40mL,再通过足量的烧碱溶液,体积
减少至20mL,余下的气体接触空气后立即变为红棕色。试填写下列空白:
(1)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物质是 ;
一定不含有 。
(2)同温同压下,所含气体的体积比为 。
4.(6分)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容易发生吸氧腐蚀,发生腐蚀时,铁是 极,
电极反应为 ;杂质碳是 极,发生的电极
反应为 。
3.(5分)现有CH4、C2H4、C2H2、C2H6、C3H8五种有机物。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五种物质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
;
(2)五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 ;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 ;同质量时,五种物质完全燃烧所生成的CO2最多的是
,生成水最多的是 。
2.(4分)古代的“药金”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黄金。它的冶炼方法如下:将碳酸锌、赤铜(Cu2O)、木炭混合高温加热至800℃,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则“药金”的主要成分是 ;根据你的理解,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 。
1.(3分)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中,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与溴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乙烯还能生成聚乙烯,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22.反应2X(g)+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不同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中a、b、c三曲线所示。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第Ⅱ卷(非选择题,5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