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72227  172235  172241  172245  172251  172253  172257  172263  172265  172271  172277  172281  172283  172287  172293  172295  172301  172305  172307  172311  172313  172317  172319  172321  172322  172323  172325  172326  172327  172329  172331  172335  172337  172341  172343  172347  172353  172355  172361  172365  172367  172371  172377  172383  172385  172391  172395  172397  172403  172407  172413  172421  447090 

21.(10分)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     2C(g)(△H<0)

(1)若将4mol气体A和2mol气体B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2秒时B的浓度为      mol·L-1

(2)若把a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充入上述密闭容器,达到平衡时,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A)+n(B)=n(C),则气体A的转化率为       

  (3)如下图所示,将4mol气体A和2mol气体B混合后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X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mol。若A、B、C起始的物质的量分别用a、b、c表示,试回答:

  ⅰ:达到平衡状态X时的容器中,通入少量B气体,容器中A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A的体积分数再升高到与平衡状态X相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只填一种即可)。

  ⅱ:若起始a=1.2mol,b=0.6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X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           

试题详情

20、(8分)下图中,A为气体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E、Z为无色氢化物,其中B、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由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F、I、L为白色沉淀,其中F不溶于稀硝酸,N、P是金属单质;反应②在E的浓溶液中进行,反应⑦在E的稀溶液中进行,反应②、⑦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⑴写出C的电子式        ,I的化学式       

⑵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由C制取E时反应物的状态是       ,由J制取L时反应的环境是      

试题详情

19、(12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1.43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处于第VA族的有   ,处于第二周期的有   (以上均用编号表示)。

(2)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用编号表示)。

(3) 写出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元素①、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经验表明,除氢和氦外,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n)多于或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m)即(n–m)≥ 0时,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m)多于原子的电子层数(n)即(n–m)< 0时,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试回答:

a.第n(n≥ 2)周期有    种非金属元素(含零族元素)。

b.根据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种数,预测周期表中应有  种非金属元素(含零族元素)。还有  种未发现,未发现的非金属处在第 周期第  族(注:将零族看作VIIIA族)。

试题详情

甲:将锌放入浓盐酸中,反应速率较快

乙: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并交流。

交流卡片               NO:2006-SY-518
主题:Zn,Cu+浓盐酸
⑴将锌片与铜片贴在一起,一同投入浓盐酸中,反应快速放出气体!
⑵当锌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加热,又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总体积明显比甲多(值得进一步探究),得到无色溶液。
⑶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隔绝空气,加入适量水,出现白色沉淀。
 
 

资料卡片                     NO:2006-ZL-918
主题 :生成一价铜的反应              
①课本上:CH3CHO +2Cu(OH)2Cu2O(红色)+CH3COOH +2H2O
②二调试卷:Cu2+ + 4I=2CuI(白色)↓+ I2
③:《无机化学》下册,p788,氯化亚铜在不同浓度的KCl溶液中可形成[CuCl2]
、[CuCl3]2 、[CuCl4]3等离子,且它们在溶液中均为无色。
 
 
 

根据上述资料与交流材料回答下列列问题

⑴乙反应速率明显比甲快,原因是:                   

⑵丙、丁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与盐酸不反应,对乙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甲大的事实。作出如下推断:

①丙认为是溶解在溶液中的H2逸出,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理由是:   

②丁作了如下猜想,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丁猜想
验证方法
预测现象及结论
丁认为铜片中可能含有锌等杂质
 
 

⑶戊注意到乙中(3)中的白色沉淀,分析:不可能是CuCl2,因为CuCl2溶液显蓝色或绿色,也不可能是氯化锌,因为稀释后溶液更稀,不会析出。并利用资料①②大胆猜想,白色沉淀是生成的氯化亚铜。请你帮他设计验证方案(若有多个只设计两个方案):


预计验证方法
预测的现象与结论
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
 
 
 
 

⑷指导老师肯定了戊的猜想,请结合资料③,写出铜与足量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及气体,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乙的实验步骤(3)稀释,生成沉淀,实际上是一个平衡问题,请写出这一平衡关系: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⑸就铜与浓盐酸反应若进一步探讨,你认为下一步实验方案:        

试题详情

18、(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铜锌与浓盐酸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题详情

17、(10分)试完成下列两小题

(1)(4分)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选填序号)。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拨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硝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F.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2)(6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同学把AgNO3溶液滴入K2HPO4溶液,即得黄色沉淀。经过查阅资料得知:K2HPO4溶液呈碱性;Ag2HPO4和Ag3PO4均为黄色沉淀,只是Ag2HPO4的颜色略浅。该同学认为不能简单地根据颜色的深浅,来确定沉淀是何物。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分析实验的方案:先测K2HPO4溶液的pH值;在K2HPO4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的同时,不断测定溶液的pH值,直到沉淀量达到最大为止。实际实验中,随着AgNO3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最终为3-4之间。

①   请你判断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时的黄色沉淀是_________。(填“Ag3PO4”或“Ag2HPO4”)

②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写出K2HPO4 与AgN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   请你写出该实验的分析方案中是怎样得出实验结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又是一种新型的燃料,制取甲醇传统法是采用CuO-ZnO/γ- Al2O3催化剂,合成反应为:CO+2H2             CH3OH,工艺中一些参数如右

图;目前正在开发的新法是:2CH4+ O2             2CH3OH 。

下列关于新法和旧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旧法生产中,由图知CO与H2合成甲醇的反应属

于放热反应

B.旧法生产中,选择合适催化剂时,可推测高压法

合成比低压法合成更有发展优势。

C.新法与旧法相比,原料丰富并可直接从天然气中

获得

D.新法生产中,需控制V(CH4)/V(O2)=9∶1,目的是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转化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试题详情

15、将4.9克Mg和Fe的混合物,溶解在过量的稀H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况下气体2.24L,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则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  )

   A. 6g      B. 8g      C. 10g     D. 12g

试题详情

14.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化合物C是一种有机物),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电解质

   C.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

   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为放热反应

试题详情

13、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